字典帮 >古诗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南见山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9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南见山堂

宋代  苏辙  

叠石初成得赐环,未应苔藓上苍颜。
据鞍华岳旌旄里,回首淮山梦想间。
烽火日传西塞静,丘陵应伴壮心闲。
终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南见山堂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南见山堂翻译及注释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南见山堂》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叠石初成得赐环,
未应苔藓上苍颜。
据鞍华岳旌旄里,
回首淮山梦想间。
烽火日传西塞静,
丘陵应伴壮心闲。
终南太白皆公有,
肯向庭中更作山。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苏辙在淮南发现一座山堂后的感慨和思考。首先,诗人讲述了山堂的建筑过程,用“叠石初成得赐环”来形容山堂的美丽。接着,他提到山堂上没有长满苔藓,表达出对山堂尚未历经岁月沧桑的喜悦。

然后,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华岳山(华山和嵩山的合称)上任职时的经历,用“据鞍华岳旌旄里”来描绘自己当时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他回首过去,畅想着淮山(淮南)的美景和自己的梦想。

接下来,诗人提到战火已经平息,用“烽火日传西塞静”来形容时代的宁静。他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丘陵山脉能陪伴自己平静的心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终南山和太白山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将这种山水的美好呈现在自己的庭院中。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苏辙在淮南发现山堂后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描写山堂的建筑过程,展示了其美丽和神秘感。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华岳山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山水的热爱。

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行文流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通过描绘山堂、回忆过往和展望未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南见山堂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fā yùn lù chāng héng huái nán jiàn shān táng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南见山堂

dié shí chū chéng dé cì huán, wèi yīng tái xiǎn shàng cāng yán.
叠石初成得赐环,未应苔藓上苍颜。
jù ān huá yuè jīng máo lǐ, huí shǒu huái shān mèng xiǎng jiān.
据鞍华岳旌旄里,回首淮山梦想间。
fēng huǒ rì chuán xī sāi jìng, qiū líng yīng bàn zhuàng xīn xián.
烽火日传西塞静,丘陵应伴壮心闲。
zhōng nán tài bái jiē gōng yǒu, kěn xiàng tíng zhōng gèng zuò shān.
终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相关内容11:

去年秋扇二绝句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

二月望日雪二绝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岁莫二首
    岭南万里归来客,颍上六年多病身。未死谁言犹有命,长闲岂复更尤人。眼看世事知难了,手注遗编近......
  •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龟山昔同到,松竹故依然。红印封咸豉,黄罂分井泉。青天携杖处,晚日落帆偏。无限相思意,新诗句......
  •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禁蘌封金殿,清河贯石门。时平余古木,兵散有空屯。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川原不论顷,云梦可......
  • 逢章户掾赴澧州
    江船不厌窄,船窄始宜行。风裹长先过,滩头一倍轻。迎亲无恶处,禄养胜躬耕。澧上春兰早,犹堪吊......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六过杨无敌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删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
  • 立秋偶作
    十年忧患本谁知,惭愧仙翁有旧期。度岭还家天许我,斸山种粟我尤谁。秋风欲践故人约,春气潜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