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杏溪十首·枫林堰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姚合
2025-09-06

杏溪十首·枫林堰

唐代  姚合  

森森枫树林,护此石门堰。
杏堤数里馀,枫影覆亦遍。
鸬鹚与钓童,质异同所愿。

杏溪十首·枫林堰作者简介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杏溪十首·枫林堰翻译及注释

《杏溪十首·枫林堰》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森森枫树林,
护此石门堰。
杏堤数里馀,
枫影覆亦遍。
鸬鹚与钓童,
质异同所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枫树林和石门堰构成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诗人在杏堤上行走,数里之外仍能感受到枫树的遍布和覆盖。鸬鹚和钓童虽然性格和愿望不同,但在这个美景中也能找到共鸣。

赏析:
诗人以枫树林和石门堰为背景,将秋天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枫树林茂密而庄重,象征着丰收的季节和岁月的流转。石门堰作为景观的一部分,起到了保护和衬托的作用。杏堤是诗人行走的地方,数里之外仍能看到枫树的影子,说明整个杏溪都被枫树覆盖着,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诗的最后两句将鸬鹚和钓童引入,展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鸬鹚是一种擅长钓鱼的鸟类,它们和钓童一起出现在这个景色中,虽然它们的性格和愿望不同,但在这个美景中都能找到各自的满足和愉悦。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递了秋天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枫树林的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季节和岁月的流转,同时以鸬鹚和钓童的形象衬托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这首诗给人以宁静、和谐和美好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杏溪十首·枫林堰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xī shí shǒu fēng lín yàn
杏溪十首·枫林堰

sēn sēn fēng shù lín, hù cǐ shí mén yàn.
森森枫树林,护此石门堰。
xìng dī shù lǐ yú, fēng yǐng fù yì biàn.
杏堤数里馀,枫影覆亦遍。
lú cí yǔ diào tóng, zhì yì tóng suǒ yuàn.
鸬鹚与钓童,质异同所愿。


相关内容11:

病中诗十五首·罢灸

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采莲曲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

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然去城稍远…聊戏二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思山居一十首·思乡园老人
    常羡荜门翁,所思惟岁稔。遥知松月曙,尚在山窗寝。兰气入幽帘,禽言傍孤枕。晨兴步岩径,更酌寒......
  • 引泉
    一为止足限,二为衰疾牵。邴罢不因事,陶归非待年。归来嵩洛下,闭户何翛然。静扫林下地,闲疏池......
  • 赋得浊水求珠
    积水非澄彻,明珠不易求。依稀沈极浦,想像在中流。瞪目思清浅,褰裳恨暗投。徒看川色媚,空爱夜......
  • 琴酒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 却入泗口
    洪河一派清淮接,堤草芦花万里秋。烟树寂寥分楚泽,海云明灭满扬州。望深江汉连天远,思起乡闾满......
  • 新楼诗二十首·南庭竹
    东南旧美凌霜操,五月凝阴入坐寒。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莫令戏马童儿见,试引为龙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