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2

浣溪沙

宋代  苏轼  

宋词精选  伤春  惜春  

几共查梨到雪霜。
一经题品便生光。
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
含滋嚼句齿牙香。

浣溪沙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翻译及注释

诗词:《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浣溪沙,一种用来洗涤衣物的细沙。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浣溪沙边观察自然景物和品味人生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
几共查梨到雪霜。
一经题品便生光。
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
南金无价喜新尝。
含滋嚼句齿牙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人生和文学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的开篇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一起观察梨花,从初开的白花到覆盖雪霜,表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流转。

接着,诗人提及自己题写的字句,一经题写就生发光彩。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笔下的文字,一经问世就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种对于文字和艺术的讨论,彰显了诗人的自信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随后,诗人提到了"木奴",指的是一种树脂,可以用来避开对黄金的渴望。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强调了精神追求和内心的自在。

在下一段中,诗人提到北方的客人来到南方,对当地的黄金并不熟悉,而南方的金子却无价值,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这里既描绘了地域差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最后,诗人以口感的形象来表达对文字的喜爱。"含滋嚼句齿牙香"中的"含滋嚼句"可以理解为品味和咀嚼文字的快感,比喻文字的美味。这种对于文学的热爱和享受,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探讨人生和抒发对文学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深沉思考和感悟。它既有写实的一面,又抒发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自由的追寻。

浣溪沙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jǐ gòng chá lí dào xuě shuāng.
几共查梨到雪霜。
yī jīng tí pǐn biàn shēng guāng.
一经题品便生光。
mù nú hé chǔ bì cí huáng.
木奴何处避雌黄。
běi kè yǒu lái chū wèi shí, nán jīn wú jià xǐ xīn cháng.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
hán zī jué jù chǐ yá xiāng.
含滋嚼句齿牙香。


相关内容11:

鹧鸪天

忆秦娥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

菩萨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忆秦娥(至节赴郡会,赦到)
    歌钟列。公堂盛会酬佳节。酬佳节。皇恩宣布,早梅争发。舞场椎鼓催回雪。金壶镟酒琼酥热。琼酥热......
  • 减字木兰花(送别)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
  • 满庭芳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闻道革呈红最好,春归后、终委泥沙。......
  • 鹧鸪天
    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
  • 宛溪柳(六么令)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残熏尽烛隐映,绮席金壶倒。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波平天渺。兰舟欲......
  • 金莲绕凤楼
    绛烛朱笼相随映,驰绣毂、尘清香衬。万金光射龙轩莹。绕端门、瑞雷轻振。元宵为开圣景。严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