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望乡台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杨维桢
2025-09-08

望乡台

元代  杨维桢  

望乡台上客,秋至望乡关。
中愿遮望眼,可奈燕支山?

望乡台作者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望乡台翻译及注释

《望乡台》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望乡台上,秋天到来时,他望着乡关,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他希望有一座高山可以遮住他的视线,但无奈的是,燕支山却依然存在。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情感和景物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尽管诗人站在望乡台上,可以俯瞰远方,但他的目光却无法穿越乡关,看到故乡的真实面貌。他内心渴望有一种力量,能够遮挡他的视线,让他暂时忘却思乡之苦,但可惜的是,现实中的燕支山并不能实现他的愿望。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在异乡漂泊时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无奈。诗中的望乡台和望乡关象征着离乡之苦和思乡之忧,而燕支山则成为了无法遮挡思乡之情的现实存在。通过诗人的感叹,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摆脱的思乡之痛。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表达,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它引发了人们对离乡背井、思乡之情的共鸣,让读者在感叹诗人的遭遇的同时,也促使他们反思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珍视。

总之,杨维桢的《望乡台》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在异乡漂泊时的内心挣扎和无奈。这首诗通过对比景物和情感,唤起读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思乡之痛,使其产生共鸣。

望乡台拼音读音参考

wàng xiāng tái
望乡台

wàng xiāng tái shàng kè, qiū zhì wàng xiāng guān.
望乡台上客,秋至望乡关。
zhōng yuàn zhē wàng yǎn, kě nài yàn zhī shān?
中愿遮望眼,可奈燕支山?


相关内容11:

湘灵操

贸丝词

存与篇

大唐钟山进士歌

采桑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浣女词
    处女溪边浣,使君溪上游。使君来乞饮,瓢弃在沙头。...
  •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
  • 投来使
    读书不负万乘君,焉敢挟策干侯门。极目姑苏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浑。千金不意市骏骨,一饭岂期哀......
  • 双雉操
    双雌雉,锦绣裆。朝呼凤皇侣,暮宿鸱枭房。三雏角角声相将,晋阳罗网艾如张。艾张不可脱,小喜鹊......
  • 闻雁篇
    楼头闻过雁,只影不成双。一夜狂夫梦,相随到九江。...
  •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七
    齐相善求治,议论人人殊。盖公本黄老,一语盖有余。诸儒不足听,醉吏自足呼。醉吏狱不扰,诸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