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苏摩遮五首(亿岁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说
2025-09-08

苏摩遮五首(亿岁乐)

唐代  张说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胡。
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
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
自能激水成阴气,不虑今年寒不寒。
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急鼓送寒来。
油囊取得天河水,将添上寿万年杯。
寒气宜人最可怜,故将寒水散庭前。
惟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
昭成皇后帝家亲,荣乐诸人不比伦。
往日霜前花委地,今年雪后树逢春。

苏摩遮五首(亿岁乐)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苏摩遮五首(亿岁乐)翻译及注释

《苏摩遮五首(亿岁乐)》是唐代张说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冬天寒冷的景象,但同时表达了对君王的美好祝愿和对人民幸福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摩摩摩摩摩,遮遮遮遮遮。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胡。
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
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
自能激水成阴气,不虑今年寒不寒。
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急鼓送寒来。
油囊取得天河水,将添上寿万年杯。
寒气宜人最可怜,故将寒水散庭前。
惟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
昭成皇后帝家亲,荣乐诸人不比伦。
往日霜前花委地,今年雪后树逢春。

该诗通过描绘冰雪覆盖的冬季景象,揭示了寒冷和寒冬所带来的不适和痛苦,如河水凝结成冰,庭前的水被散开,冬季的气候寒冷宜人而又可怜,诗人希望君王能够长寿,让新年延续旧年的美好。最后,诗人称颂了昭成皇后和皇帝的荣耀和快乐。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繁荣幸福和国家和睦的美好期望,透过冬日的寒冷景象,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为之努力的决心。

苏摩遮五首(亿岁乐)拼音读音参考

sū mó zhē wǔ shǒu yì suì lè
苏摩遮五首(亿岁乐)

mó zhē běn chū hǎi xī hú, liú lí bǎo fú zǐ rán hú.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胡。
wén dào huáng ēn biàn yǔ zhòu, lái jiāng gē wǔ zhù huān yú.
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
xiù zhuāng pà é bǎo huā guān, yí gē qí wǔ jiè rén kàn.
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
zì néng jī shuǐ chéng yīn qì, bù lǜ jīn nián hán bù hán.
自能激水成阴气,不虑今年寒不寒。
là yuè níng yīn jī dì tái, háo gē jí gǔ sòng hán lái.
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急鼓送寒来。
yóu náng qǔ de tiān hé shuǐ, jiāng tiān shàng shòu wàn nián bēi.
油囊取得天河水,将添上寿万年杯。
hán qì yí rén zuì kě lián, gù jiāng hán shuǐ sàn tíng qián.
寒气宜人最可怜,故将寒水散庭前。
wéi yuàn shèng jūn wú xiàn shòu, zhǎng qǔ xīn nián xù jiù nián.
惟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
zhāo chéng huáng hòu dì jiā qīn, róng lè zhū rén bù bǐ lún.
昭成皇后帝家亲,荣乐诸人不比伦。
wǎng rì shuāng qián huā wěi dì, jīn nián xuě hòu shù féng chūn.
往日霜前花委地,今年雪后树逢春。


相关内容11:

送道士入天台

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

临高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唐享太庙乐章·大明舞
    赤精乱德,四海困穷。黄旗举义,三灵会同。早望春雨,云披大风。溥天来祭,高祖之功。...
  •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
  • 相州前池别许郑二判官景先神力
    数步圆塘水,双鸿戢羽仪。一飞乔木上,一返故林垂。澹泊含秋景,虚明抱夜规。无因留绝翰,云海意......
  • 仪坤庙乐章
    酌郁既灌,取萧方爇,笾豆静器,簠簋芬飶。鱼腊荐美,牲牷表絜.是戢是将,载迎载列。...
  • 享龙池乐第八章
    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魏国君王称象处,晋家蕃邸化龙初。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
  • 凝碧池侍宴应制得出水槎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拥溜根横岸,沉波影倒悬。无劳问蜀客,此处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