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寿阳王花烛(一作宋之问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沈佺期
2025-07-18

寿阳王花烛(一作宋之问诗)

唐代  沈佺期  

托物言志  豪放  

仙媛乘龙夕,天孙捧雁来。
可怜桃李树,更绕凤凰台。
烛送香车入,花临宝扇开。
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寿阳王花烛(一作宋之问诗)作者简介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寿阳王花烛(一作宋之问诗)翻译及注释

寿阳王花烛(一作宋之问诗)

仙媛乘龙夕,天孙捧雁来。
可怜桃李树,更绕凤凰台。
烛送香车入,花临宝扇开。
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中文译文:
寿阳王的花烛(又名宋之问诗)

仙媛们乘坐龙马到了夜晚,天孙们捧着雁羽前来。
可怜的桃花和李花,绕着凤凰台飘舞。
烛光引领着香车进入,花朵飘落在宝扇上。
请不要让银箭的曙光照射,让我们尽情享受此时的欢乐。

诗意:
这首诗以寿阳王的花烛为主题,描绘了仙境中的宴会场景。诗中使用了仙媛、天孙、龙马等形象,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奇妙的场景。通过描绘花朵的飘舞和烛光的照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欢乐的追求。最后一句“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尽情享受宴会的欢乐,不要让黎明的曙光打破这份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场景,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浪漫和梦幻色彩。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美丽的花朵和灿烂的烛光与清晨的曙光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宴会带来的喜悦和美好。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和追求。

寿阳王花烛(一作宋之问诗)拼音读音参考

shòu yáng wáng huā zhú yī zuò sòng zhī wèn shī
寿阳王花烛(一作宋之问诗)

xiān yuàn chéng lóng xī, tiān sūn pěng yàn lái.
仙媛乘龙夕,天孙捧雁来。
kě lián táo lǐ shù, gèng rào fèng huáng tái.
可怜桃李树,更绕凤凰台。
zhú sòng xiāng chē rù, huā lín bǎo shàn kāi.
烛送香车入,花临宝扇开。
mò lìng yín jiàn xiǎo, wèi jǐn hé huān bēi.
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相关内容11:

铜雀妓

贬乐城尉日作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守岁应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饯唐永昌(一作饯唐郎中洛阳令)
    洛阳旧有神明宰,辇毂由来天地中。馀邑政成何足贵,因君取则四方同。...
  •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
    除夜子星回,天孙满月杯。咏歌麟趾合,箫管凤雏来。岁炬常然桂,春盘预折梅。圣皇千万寿,垂晓御......
  • 和荐福寺英公新构禅堂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果药罗砌下,烟虹垂......
  • 夜宴安乐公主宅
    金榜岧峣云里开,玉箫参差天际回。莫惊侧弁还归路,只为平阳歌舞催。...
  •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大业永开泰,臣道日光辉。盐梅和鼎食,家声众所归。汉章题楚剑,郑武袭......
  • 饯唐永昌
    闻君出宰洛阳隅,宾友称觞饯路衢。别后相思在何处,只应关下望仙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