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贺
2025-09-04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代  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翻译及注释

七月一日,清晨登上太行山。
一夜间,山间的秋意开始浓郁起来,香露缭绕在杂草之中。
新建的桥横跨在云端的山坡上,远望,虫鸣欢呼露水的自然净化。
洛南的城市已经遥远,谁在这里享受着被虫蛀的羽衾。
山中的石头气氛异常凄凉,瘦小的草丛像短剑一样寒冷。

译文:
七月一日,清晨入太行山。
一宿之间,山中的秋意渐浓,香露在杂草间弥漫。
新桥横云坡,虫鸣露朴欢。
洛南已远逝,羽衾谁曾被虫蛀。
山石凄凄氛,瘦莎如短镞。

赏析:
李贺笔下的《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登上太行山的场景。诗中通过对山中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夏季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的过渡时刻。诗人主观意识与客观自然之间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然的痴迷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以描写太行山的山石、杂草、香露和虫鸣等为主要手法,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要意图。赋予了山石和杂草等看似平凡的事物以情感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与凄凉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达到了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意和风格。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拼音读音参考

qī yuè yī rì xiǎo rù tài háng shān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yī xī rào shān qiū, xiāng lù kè méng lù.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xīn qiáo yǐ yún bǎn, hòu chóng sī lù pǔ.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luò nán jīn yǐ yuǎn, yuè qīn shuí wèi shú.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shí qì hé qī qī, lǎo shā rú duǎn zú.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相关内容11:

渭上思归

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戏赠无本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咏怀(一作咏情,一作感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乐天感鹤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
  • 和乐天赠吴丹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委气荣卫和,咽津颜......
  • 送汀州源使君
    曾成赵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
  • 秋夕远怀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悠悠此怀抱,况复多......
  •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
    再拜捧兄赠,拜兄珍重言。我有平生志,临别将具论。十岁慕倜傥,爱白不爱昏。宁爱寒切烈,不爱旸......
  • 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