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夕远怀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元稹
2025-09-04

秋夕远怀

唐代  元稹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秋夕远怀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秋夕远怀翻译及注释

《秋夕远怀》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晚天气凉爽,微风吹动树叶渐轻。
繁星点缀银河,露水侵被使它清凉。
红色鸟儿消失在月光中,莎草底下响起鸡鸣。
深深地怀抱着这份思念,更增添了无尽的情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景象,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如凉爽的天气、飘落的叶子、星空和清凉的露水,以及默默的怀念之情,突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赏析:
1.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如凉爽的天气、微风吹动树叶、星空和清凉的露水,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凉爽宜人的氛围。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与诗人内心思乡之情形成对比。

2.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红色鸟儿消失在月光中,莎草底下响起鸡鸣,象征着诗人身处异乡,感到孤独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对比使诗词更加鲜活有趣,同时也增加了读者对诗人思乡之情的共鸣。

3.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思乡之情,诗人用"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不仅表现在对亲人的家乡的思念上,也包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的怀抱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了作者衷心的思念之情。

《秋夕远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凉爽,以及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读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秋夕远怀拼音读音参考

qiū xī yuǎn huái
秋夕远怀

dàn xī tiān qì shuǎng, fēng piāo yè jiàn qīng.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xīng fán hé hàn bái, lù bī qīn zhěn qīng.
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
dān niǎo yuè zhōng miè, shā jī chuáng xià míng.
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
yōu yōu cǐ huái bào, kuàng fù duō yuǎn qíng.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相关内容11:

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戏赠无本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咏怀(一作咏情,一作感寓)

寄义兴小女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
  • 和乐天感鹤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
  • 和乐天赠吴丹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委气荣卫和,咽津颜......
  •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
    再拜捧兄赠,拜兄珍重言。我有平生志,临别将具论。十岁慕倜傥,爱白不爱昏。宁爱寒切烈,不爱旸......
  • 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
  • 思归乐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