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乐天题真娘墓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7-18

和乐天题真娘墓

唐代  刘禹锡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
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
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
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和乐天题真娘墓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乐天题真娘墓翻译及注释

和乐天题真娘墓

薝卜林中黄土堆,
罗襦绣黛已成灰。
芳魂虽死人不怕,
蔓草逢春花自开。
幡盖向风疑舞袖,
镜灯临晓似妆台。
吴王娇女坟相近,
一片行云应往来。

译文:
真娘的墓碑在薝卜林中的黄土堆,
罗襦和绣黛已经成了灰烬。
尽管芳魂已经逝去,人们不必担心,
蔓草在春天遇到时,花便自然开放。
风吹幡盖,像舞动的衣袖,
黎明时分,镜子和灯火宛如妆台。
真娘和吴王的娇女的墓相近,
行云片片,应该往来穿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了纪念乐天(真娘)而写的。乐天是刘禹锡的朋友,在他临终时,他请求刘禹锡为他建造一个简朴的墓地来安葬自己。这首诗被赋予了乐天的姓名,以示纪念。

诗中以墓地为背景,描述了墓地的荒凉景象。薝卜林中黄土堆暗示了墓地的荒凉和凄凉。罗襦和绣黛是装饰品和服饰,意味着已经逝去的人和过去的时光。

然而,诗人告诉我们,尽管时间过去了,芳魂逝去了,但人们并不需要害怕。蔓草在春天时花自然开放,这是一种象征,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和永恒。

诗中描绘了幡盖像舞动的衣袖,镜灯在黎明时分宛如妆台,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吴王和娇女的墓碑相近,行云片片,应该往来穿梭,这是表达了死后灵魂的存在,以及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怀念。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的理解。诗中的意境唯美而深远,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永恒的对比。

和乐天题真娘墓拼音读音参考

hé lè tiān tí zhēn niáng mù
和乐天题真娘墓

zhān bo lín zhōng huáng tǔ duī, luó rú xiù dài yǐ chéng huī.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
fāng hún suī sǐ rén bù pà,
芳魂虽死人不怕,
màn cǎo féng chūn huā zì kāi.
蔓草逢春花自开。
fān gài xiàng fēng yí wǔ xiù, jìng dēng lín xiǎo shì zhuāng tái.
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
wú wáng jiāo nǚ fén xiāng jìn, yī piàn xíng yún yīng wǎng lái.
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相关内容11:

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

吐蕃别馆中和日寄朝中僚旧

重答柳柳州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句
    但虑彩色污,无虞臂胛肥。(段成式记,长安菩萨寺有画维摩变,为俗讲僧文淑装之,笔迹尽矣,故兴......
  •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一代英豪气,晓散白......
  • 淮阴行五首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烟波与春草,千里同......
  •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
    九天雨露传青诏,八舍郎官换绿衣。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
  • 寄湖州韩中丞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
    古人犹悲秋,况复岁暮时。急景迫流念,穷阴结长悲。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揽衣步霜砌,倚杖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