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9-08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唐代  戴叔伦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翻译及注释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时间不息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毫末成围海变田,
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
今日相过却少年。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人事易逝、光阴荏苒的主题。诗人以微小之物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不断变迁。无论是细小的毫末,还是广袤的大海,都经历了变化,而人们的生活却依然保持不变。然而,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单家依旧居住在河边的房子里,仿佛与时间无关。但仔细观察,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了,尽管现在与他人相遇,仍然感觉自己还年轻。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细腻的语言,隐喻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通过描述微小的毫末(毛细长形状的沙土)成为起伏波涛的大海,以及家园周围的田地变化,诗人表达了时间不息流转、事物不断变迁的主题。河边的房子代表着一个固定的居所,来来往往的人们虽然改变了,但这个居所却依然固守原地。然而,诗人却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与人相遇时,感觉自己还年轻,暗示了时间的无情过去,对自己所剩时间的担忧。这首诗通过微妙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易逝,以及人们在时间面前的无力和矛盾。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对于光阴易逝的思考,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拼音读音参考

guò ěr dú dān lǎo yī zuò zhái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háo mò chéng wéi hǎi biàn tián, dān jiā yī jiù zhù xī biān.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bǐ lái yǐ xiàng rén jiān lǎo, jīn rì xiāng guò què shào nián.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相关内容11: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同赋龙沙墅

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

过骊山

江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即同赋中字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能赋传幽思,清言尽......
  • 送陈明府赴萍县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僮。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岁终书善绩,应与古......
  • 灞岸别友
    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南登回首处,犹得望......
  • 夜行古战场
    山断塞初平,人言古战庭。泉冰声更咽,阴火焰偏青。月落云沙黑,风回草木腥。不知秦与汉,徒欲吊......
  • 哭司农苗主簿
    原头殡御绕新茔,原下行人望哭声。更想秋山连古木,唯应石上见君名。...
  • 酬畅当寻嵩岳麻道士见寄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阴洞石床微有字,古坛松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