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冯使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30

寄冯使君

唐代  贯休  

唐诗三百首  春天  女子  孤独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
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
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寄冯使君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寄冯使君翻译及注释

《寄冯使君》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作者寄给好友冯使君的情感和思念之情,以及对冯使君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的赞美。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
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
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风和霜气,在大松树的枝头上飘荡。
整个白天都在燃烧着杉木,无人与我共享此时光。
我以文字攀登,表达对你的谏言,因为得道只在毫厘之间。
只有桐江的守护者,常常感慨他们的志向从不低微。

诗人通过描绘山风和霜气充盈在松树枝头上的景象,展示了冷静和安详的氛围。诗人寄予的情感和思念之情随着山风和霜气传递给了作品的受众。

作者表达了自己热切写作的愿望,以及对冯使君的倾诉。诗人通过文字向冯使君表达自己对他的建议和指导,希望他能够获得启迪和成长。一方面,诗人的倾诉彰显了作者的关怀和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

冯使君被描绘为一个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人。他在桐江担任守护者的角色,而那里的守护者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志向高远的典型。诗人对冯使君的常怜志不卑表示赞赏和钦佩。

整体而言,《寄冯使君》是一首抒发思念和友情的诗词。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赞美表达了对好友的关怀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寄冯使君拼音读音参考

jì féng shǐ jūn
寄冯使君

shān fēng yǔ shuāng qì, hào hào mǎn sōng zhī.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
yǒng rì shāo shān zi, wú rén gòng cǐ shí.
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
wéi wén pān fěng jiàn, dé dào zài háo lí.
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
wéi yǒu tóng jiāng shǒu, cháng lián zhì bù bēi.
唯有桐江守,常怜志不卑。


相关内容11:

黄莺

送道士归天台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

寿昌节赋得红云表夏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鄱阳道中作
    鄱阳古岸边,无一树无蝉。路转他山大,砧驱乡思偏。湖平帆尽落,天淡月初圆。何事尧云下,干戈满......
  • 寄冯使君
    山风与霜气,浩浩满松枝。永日烧杉子,无人共此时。为文攀讽谏,得道在毫厘。唯有桐江守,常怜志......
  • 洛阳尘
    昔时昔时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尘。我闻富有石季伦,楼台五色干星辰。乐如天乐日夜闻,锦姝绣妾何......
  • 早秋即事寄冯使君
    金脉火初微,开门竹杖随。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谁。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唯思棠树下,高论入......
  • 归故林别知己
    别离无古今,柳色向人深。万里长江水,平生不印心。远书容北雁,赠别谢南金。愧勉青云志,余怀非......
  • 秋晚泊石头驿有寄
    萧索漳江北,何人慰寂寥。北风人独立,南国信空遥。烧坞新云白,渔家众木凋。所思不可见,行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