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谒半山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叶绍翁
2025-09-05

谒半山祠

宋代  叶绍翁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谒半山祠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谒半山祠翻译及注释

《谒半山祠》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回到乡间探访老农,询问他们对新法的实施效果。诗中还表达了对供奉佛像的重视,对修书感谢数公的遗憾,以及对夫子塑像和古祠寂寥无人的惋惜之情。最后,诗人回顾了过去两百年间所发生的事情,提及了燕麦和戎葵在几度风中摇曳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归去田畴问老农,
回到乡间探访老农,
力行新法竟何功。
推行新政策到底取得了什么成效。

已知供佛追前过,
已知供奉佛像追溯古时,
尚惜修书谢数公。
仍然遗憾不能修书感谢数位官员。

塑像难陪夫子壁,
塑像难以陪伴夫子的墙壁,
古祠谁访觉王宫。
古老的祠堂无人来访,宛如荒废的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
回顾过去两百年间的事情,
燕麦戎葵几度风。
燕麦和戎葵在风中摇曳了几番。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变迁的观察和思考。作者归乡探访老农,想了解新法规的实施效果,但却发现成效并不明显。他对供奉佛像的历史感到敬重,对不能向多位官员亲自致谢感到遗憾。然而,他也注意到夫子塑像无人陪伴,古祠无人问津的悲凉景象。最后,他回顾了两百年间的变迁,用燕麦和戎葵摇曳的形象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风云变幻。

这首诗词通过对田园生活、宗教信仰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深刻感慨。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赋予了诗意以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乡村风貌和历史遗迹的真挚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沉浮的思考,展示了宋代社会中普通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入思索和感慨之情。

谒半山祠拼音读音参考

yè bàn shān cí
谒半山祠

guī qù tián chóu wèn lǎo nóng, lì xíng xīn fǎ jìng hé gōng.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yǐ zhī gòng fó zhuī qián guò, shàng xī xiū shū xiè shù gōng.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sù xiàng nán péi fū zǐ bì, gǔ cí shuí fǎng jué wáng gōng.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dōu lái èr bǎi nián jiān shì, yān mài róng kuí jǐ dù fēng.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相关内容11:

齐天乐

杂曲歌辞·杨柳枝

新荷叶

洞仙歌令

水调歌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少年行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
  • 留春令
    夜来小雨三更作。近水处、小桃开却。玉女向晓掀朱箔。似与花枝有约。绿池上、柳腰纤弱。燕子过、......
  • 蜀路二首
    云埃夜澄廓,山日晓晴鲜。叶落苍江岸,鸿飞白露天。磷磷含水石,幂幂覆林烟。客心久无绪,秋风殊......
  • 金莲出玉花西虢南村
    南村地胜。曲水横斜穿柳径。是处池塘。拍塞荷花映粉墙。高堂大厦。户户如屏堪入画。峻岭崇冈。日......
  • 春晴对月
    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梨花监中色,杜宇昼时声。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都无惜春意,樽酒为......
  • 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
    仲春辞国门,畏途横万里。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吴汜。严程无休隙,日夜涉风水。昔闻垂堂言,将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