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8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

宋代  梅尧臣  

结庐野田中,其高足以觇。
坐卧劣自容,巢栖未尝厌。
但能风雨蔽,何惜茅蓬苫。
终当收刈毕,寂寞惭山店。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翻译及注释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结庐野田中,其高足以觇。
坐卧劣自容,巢栖未尝厌。
但能风雨蔽,何惜茅蓬苫。
终当收刈毕,寂寞惭山店。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农田中搭建茅草小屋的情景。作者以自己的农具为题材,表达了对朴素农田生活的思考和赞美。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寂寞和劳作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描绘了农田中的茅草小屋。诗人以农具为主题,抒发了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结庐野田中,其高足以觇"表达了作者在农田中搭建茅草小屋的决心和自豪感。"坐卧劣自容,巢栖未尝厌"表明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物质条件的不求过多。"但能风雨蔽,何惜茅蓬苫"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雨的包容和对简陋住所的无怨无悔。最后两句"终当收刈毕,寂寞惭山店"则透露出作者对于劳作和孤独的感受,但并不后悔选择了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农田中的茅草小屋,表达了作者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劳作的感悟,诗人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读者感受到朴素生活中的真挚和美好。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拼音读音参考

hé sūn duān sǒu sì chéng nóng jù shí wǔ shǒu qí yī tián lú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

jié lú yě tián zhōng, qí gāo zú yǐ chān.
结庐野田中,其高足以觇。
zuò wò liè zì róng, cháo qī wèi cháng yàn.
坐卧劣自容,巢栖未尝厌。
dàn néng fēng yǔ bì, hé xī máo péng shān.
但能风雨蔽,何惜茅蓬苫。
zhōng dāng shōu yì bì, jì mò cán shān diàn.
终当收刈毕,寂寞惭山店。


相关内容11:

书哀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

郭园梅花

襄城对雪二首

次韵和景彝省闱宿斋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淮上杂诗六首
    宿云未全敛,微雨入船疏。问伴失前後,暝行随疾徐。相亲沙上雁,自乐水中鱼。亭午日光透,远分林......
  • 次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
    春雨固多喜,虽多安得愁。既能勒花苞,又解滋耕畴。池添痕痕涨,渠有细细流。不同离妇怨,一落不......
  • 初见杏花
    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 夏雨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野鸟寂无语,公庭尽......
  • 杂诗绝句十七首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 发丹阳後寄徐元舆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载酒相与游,轻舠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