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07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宋代  黄庭坚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
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翻译及注释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要及新香碾一杯,
不应传宝到云来。
碎身粉骨方余味,
莫厌声喧万壑雷。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写给他的六舅尚书的,以赞美茶叶的制作过程为主题。诗人表达了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韵味和茶的珍贵之处。他强调了新鲜的茶叶需要经过碾、煎、烹等步骤制作,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诗人认为制茶的过程如同宝物传递一般,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的物质层面,而是应该通过内在的精神和品质来传承。他比喻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犹如身体碎裂,但即便如此,茶的味道依然香浓,回味无穷。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厌弃制茶过程中的喧嚣声音,就像雷声在万壑间回荡一样,这些声音是茶叶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茶叶价值的体现。

赏析:
黄庭坚以他独特的笔触和思考方式,将茶叶制作过程与茶的品质和价值相结合。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茶叶制作的精妙和复杂性。他通过描述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碾、煎、烹等环节,强调了茶叶制作的重要性,以及制作过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诗人的表达方式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描写,传递了对茶叶制作工艺的倾佩之情。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制茶过程中喧嚣声音的提及,传达了对于茶叶制作过程中繁琐和嘈杂环境的理解和认同。他认为这些声音是茶叶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茶叶价值的体现。这种理解和认同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手工艺和劳动的尊重,以及对于制茶师傅们辛勤劳作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茶叶制作过程的描写,以及对制茶价值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茶叶制作工艺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tóng liù jiù shàng shū yǒng chá niǎn jiān pēng sān shǒu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yào jí xīn xiāng niǎn yī bēi, bù yīng chuán bǎo dào yún lái.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
suì shēn fěn gǔ fāng yú wèi, mò yàn shēng xuān wàn hè léi.
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相关内容11:

题淡山岩二首

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二首

效孔文举赠柳圣功三首

次前韵谢与迪惠所作竹五幅

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
  •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 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
    须弥椎打虚空鼓,撼得毗卢海月昏。四海无波安乐住,陈家松下小柴门。...
  • 望远行
    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据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冤我无心除告佛。......
  • 和李才甫先辈快阁五首
    云横章贡雨翻盆,寺下江深水到门。落日荷锄人著本,西风满地叶归根。...
  • 次韵郭明叔长歌
    君不见悬车刘屯田,骑牛涧壑弄潺湲。八十唇红眼点漆,金锺举酒不留残。君不见征西徐尚书,为国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