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宴坐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11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宴坐岩

宋代  梅尧臣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
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
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宴坐岩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宴坐岩翻译及注释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宴坐岩》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
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
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困扰和身体不安的感受,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岩石上坐下时所获得的内心宁静。作者思考着生死的问题,无论是清醒还是入睡,他都能够洞察到生死之间的奥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纷扰和对生死的思考。首句“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揭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身体的颠簸,暗示了他所面临的困境。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坐在岩石上时的安宁感受:“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这表明作者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最后两句“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死之间的理解和洞察。作者认为,无论是清醒还是入睡,他都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洞悉生命的真谛。这种超越性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困扰和生死问题的思考。同时,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作者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并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洞悉了生命的真谛。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宴坐岩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n yǐng shī sì míng shí tí yàn zuò yán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宴坐岩

xīn wēi shēn yì wēi, rèn xí shàng diān zhuì.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
rú hé yán shí shàng, lái zuò zì ān yì.
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
néng yù sǐ shēng jiān, wú lùn wù yǔ mèi.
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


相关内容11:

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

依韵和孙浦二者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乐

答持国遗魦鱼皮脍

游响山

依韵和通半二月十五日雨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七书斋
    圣贤有事业,皆在经籍中。已爱牙作签,可轻山赐铜。还来读诗礼,不用辨鱼虫。...
  • 水次藓花
    秋日日霏霏,碧花生叠叠。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岸侧小家妇,不知所宜惬。未得未还人,自将浑......
  • 老牛陂
    吴牛行欲老,汉马焉得肥。筋力不可恃,游子当念归。...
  • 送僧游庐山
    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恣观瀑布虹,不畏浔......
  •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还会古人心,古人非......
  • 平山堂杂言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天清日明了了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