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8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宋代  梅尧臣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翻译及注释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望着佳人的到来,却发现天色已经暮色渐浓。他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无法独自消解,就像看云一样难以预测。诗人不禁思考,为什么要打开这虚幻的堂门,必然会有吟咏出优美句子的心灵。他相信自己能够理解古人的心情,而古人并不仅仅是写诗赋词而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古人心灵的共鸣。诗人通过描绘佳人的到来和天色的变暗,表达了自己对佳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他用"当时千里恨"来形容自己对佳人的思念之深,同时也表达了无法预测的情感变化,就像看云一样难以捉摸。诗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打开虚幻的堂门,他相信自己能够吟咏出优美的句子,因为他能够理解古人的心情,古人的创作并不仅仅是赋诗写词,而是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一种方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古人心灵的共鸣,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增加了诗意的层次,使读者在欣赏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shí shàng rén bì yún táng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wàng wàng jiā rén lái, wèi lái yún yǐ mù.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dāng shí qiān lǐ hèn, bù dú kàn yún gù.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hé cǐ qǐ xū táng, dìng zhī yín xiù jù.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hái huì gǔ rén xīn, gǔ rén fēi tè fù.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相关内容11:

答持国遗魦鱼皮脍

游响山

依韵和通半二月十五日雨中

次韵和永叔退朝马上见寄兼呈子华原甫

黄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僧游庐山
    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恣观瀑布虹,不畏浔......
  •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宴坐岩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颠坠。如何岩石上,来坐自安意。能谕死生间,无论寤与寐。...
  •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七书斋
    圣贤有事业,皆在经籍中。已爱牙作签,可轻山赐铜。还来读诗礼,不用辨鱼虫。...
  • 平山堂杂言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天清日明了了见峰......
  • 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
    翻然思何苦,昨夜秋风高。良友念将别,幅巾邀此遨。清梵隔寒流,乱蝉鸣古树。谁知林下游,复得杯......
  • 祝熙载赴任东阳
    东阳美山水,之子本风流。稍去何平叔,还追沈隐侯。清江飞晚雨,斜日半沧洲。县道行无愧,烟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