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独青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19

独青亭

宋代  曾几  

霜落水痕风落木,翠盖倚天惟汝独。
是谁手种百年馀,荫此空庭一株足。
岁寒不但色青青,上有垂丝下茯苓。
松根老僧应取此,制人颓龄起人死。

独青亭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独青亭翻译及注释

《独青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落水痕风落木,
翠盖倚天惟汝独。
是谁手种百年馀,
荫此空庭一株足。
岁寒不但色青青,
上有垂丝下茯苓。
松根老僧应取此,
制人颓龄起人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荒凉景象,以独青亭为背景,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诗中通过描写霜落、水痕、风落木等自然景物,以及翠盖倚天、空庭一株足等景象,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作者通过独青亭这个景点,寄托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赏析:
《独青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种寂寥凄凉的氛围。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有力,用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深思。诗中的独青亭象征着一个孤独而静寂的存在,通过独青亭的形象,诗人将自己与世界隔绝,沉浸在岁月和生死的思考中。

诗中的“是谁手种百年馀,荫此空庭一株足”表达了对于岁月流转的思考。这里的“百年馀”指的是悠久的历史,而“空庭一株足”则表达了寥寥无几的生命之脆弱。诗人用这种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诗的最后两句“松根老僧应取此,制人颓龄起人死”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和超越生死的向往。松根老僧的形象暗示了长寿和智慧,而“制人颓龄起人死”则意味着希望能够克服衰老和死亡的力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精炼的表达方式,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诗中,使读者在寂静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独青亭拼音读音参考

dú qīng tíng
独青亭

shuāng luò shuǐ hén fēng luò mù, cuì gài yǐ tiān wéi rǔ dú.
霜落水痕风落木,翠盖倚天惟汝独。
shì shuí shǒu zhǒng bǎi nián yú, yīn cǐ kōng tíng yī zhū zú.
是谁手种百年馀,荫此空庭一株足。
suì hán bù dàn sè qīng qīng, shàng yǒu chuí sī xià fú líng.
岁寒不但色青青,上有垂丝下茯苓。
sōng gēn lǎo sēng yīng qǔ cǐ, zhì rén tuí líng qǐ rén sǐ.
松根老僧应取此,制人颓龄起人死。


相关内容11:

乌鸱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和刘圣俞顾龙山约客韵

黄嗣深尚书自仰山来惠茶及竹薰炉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三首
    白日无偏照,玄冥不作难。有炉如许大,无地可言寒。书腹夤缘晒,禅心邂逅看。呼儿来共此,形影未......
  • 对花
    忧悉卒卒人无乐,花草纷纷物又春。安得无忧与无虑,对花还作笑歌人。...
  • 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
    一书说尽故人情,闽岭春风入户庭。碾处曾看眉上白,分时为见眼中青。饭羹正昼成空洞,枕簟通宵失......
  • 得瑞香于四明
    锦树转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
  • 己己岁夏旱大热睡起偶成
    年年暑去皆有期,今年暑去何迟迟。不知摇败几团扇,得到西风吹面时。...
  • 霜风
    霜风裂寒窗,余响到我床。闻鼠有啮声,不省何物伤。儿呼须我起,顾无灯烛光。伏枕置所念,去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