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禹偁
2025-09-07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

宋代  王禹偁  

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蒨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翻译及注释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淮海丰登接帝畿,
家家耕破旧荒陂。
乳牛引犊精神健,
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蒨袖,
社筵人插小红旗。
凭谁画取村田乐,
尽使忧民圣主知。

译文:
淮海之地丰收连绵,接近帝王的领地。
每家每户都在耕种着破旧的荒地。
乳牛引着小犊,精神饱满健壮,
野老携着孙子,头发已经花白。

河边的妓女轻轻拂起袖子,
在社会宴会上,人们插上小红旗。
谁能画出乡村的欢乐景象,
让担忧的君主了解百姓的苦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农村生活为主题,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现象。诗人通过对农田丰收和农民劳作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乡村中老人和孩子的情景,展现了代代相传的家庭关系和乡村的宁静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社会现实,通过描述河市的妓女和社会宴会上的小红旗,暗示了社会风气的腐败和虚浮。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君主的期望,希望能有人能够真正理解百姓的疾苦,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的乡村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对农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和对社会的批判。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诗人的思考。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hé dīng xué shì tú zhōng ǒu zuò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

huái hǎi fēng dēng jiē dì jī, jiā jiā gēng pò jiù huāng bēi.
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rǔ niú yǐn dú jīng shén jiàn, yě sǒu xié sūn bìn fà shuāi.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hé shì jì fān qīng qiàn xiù, shè yán rén chā xiǎo hóng qí.
河市妓翻轻蒨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píng shuí huà qǔ cūn tián lè, jǐn shǐ yōu mín shèng zhǔ zhī.
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


相关内容11:

残句:泽畔骚人正憔悴

射弩

和冯中戍炉边偶作

寿宁节祝圣寿

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
    晓直银台作侍臣,暮为郎吏入埃尘。一生大抵如春梦,三黜何妨似古人。不称禁中批紫诏,犹教淮上拥......
  •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
    麟丧虚灵囿,凤衰空帝梧。陶熔存庶汇,霖雨润寰区。旧疏同伊训,遗章入禹谟。九原何所恨,犹未灭......
  • 赁宅
    萍流匏系任行藏,惟指无何是我乡。左宦只抛红药案,僦居犹住玉泉坊。白公渭北眠村舍,杜甫瀼西赁......
  • 哭同年罗著作
    宿草离披泪满衫,孤坟遥想帝城南。天生贾谊成何事,只得人间三十三。...
  • 题滁州怀嵩楼
    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
  • 雷
    商山春夏旱,旱雷不降雨。及秋又霖霪,雷声时一举。南山复北山,{左石右訇}礚若贙虎。君子容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