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9-11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

宋代  曾几  

胡岭三年自竄流,归来差慰此生浮。
政缘天下无双士,非为江东第一州。
悬榻坐中难入眼,设罗门外少回头。
袖诗不意高轩过,问里人曾到此不。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

胡岭三年自竄流,
归来差慰此生浮。
政缘天下无双士,
非为江东第一州。

悬榻坐中难入眼,
设罗门外少回头。
袖诗不意高轩过,
问里人曾到此不。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这首诗词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以胡岭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胡岭流亡三年后归来的心情。

首先,诗中的“胡岭三年自竄流”指的是作者被流放到胡岭山区三年之久。他在流亡时经历了许多苦难,然而现在他终于回到了故乡,感到心中的郁闷和不安得到了一定的慰藉。

接着,诗中提到“政缘天下无双士,非为江东第一州”。这句话表明作者并不是为了追求政治地位而写诗,他认为自己并非江东地区最杰出的人物,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然后,诗中描述了作者回到家中的场景。“悬榻坐中难入眼,设罗门外少回头。”这句话暗示作者在家中坐在悬榻上,但他的目光无法聚焦,心思不在家中,而是远离家园的流亡生涯。他也不愿意回头看家门外的罗门,表示他对过去的经历和现实的矛盾和迷茫。

最后,诗中说到作者在衣袖中收藏的诗作,“袖诗不意高轩过,问里人曾到此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诗作的自豪和自信,他的诗作已经被高轩(指高层人士)所赞赏。作者询问周围的人是否听说过他的作品,希望通过诗作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流亡归来的心情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迷茫和对诗作的自豪。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风貌。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拼音读音参考

zi cāng xié hé zhāng jiàn guò yòng yùn wèi xiè
子苍携和章见过用韵为谢

hú lǐng sān nián zì cuàn liú, guī lái chà wèi cǐ shēng fú.
胡岭三年自竄流,归来差慰此生浮。
zhèng yuán tiān xià wú shuāng shì, fēi wéi jiāng dōng dì yī zhōu.
政缘天下无双士,非为江东第一州。
xuán tà zuò zhōng nán rù yǎn, shè luó mén wài shǎo huí tóu.
悬榻坐中难入眼,设罗门外少回头。
xiù shī bù yì gāo xuān guò, wèn lǐ rén céng dào cǐ bù.
袖诗不意高轩过,问里人曾到此不。


相关内容11:

南山除夜

和洪与权

企疏堂

效退之青青水中薄五首

赠赵判官寿卿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楼上望湖
    楼上人肠渴欲枯,楼前终日望平湖。无舟得往沧浪去,为问渔人得意无。...
  • 诋燕
    金屋人娇奈燕何,暮帘好卷放来过。今年已见燕无数,何况明年燕更多。...
  • 代书抵筠守谭崧老求茶笋
    问讯江南美,人推道院州。雨前收雀舌,雪底荐猫头。有客同僧过,频年遣仆求。故交今五马,解送老......
  • 松风亭四首
    回环数株松,老干极落落。清风一披拂,竽籁自然作。喧嚣世俗事,只使人意恶。谁能洗耳来,相与憩......
  • 次韵介甫冬日
    客梦愁生枕,鸡号喜向晨。朔风能动地,短日更随人。官柳看埋冻,江海想漏春。淹留归未得,尘土暗......
  • 柑子园
    小摘乱青黄,开尝馥香气。持比千户封,真成败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