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企疏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9-10

企疏堂

宋代  曾几  

芗林未置身,泛宅先入手。
二疏归来时,能似今日否。

企疏堂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企疏堂翻译及注释

《企疏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芗林未置身,
泛宅先入手。
二疏归来时,
能似今日否。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头描述了作者曾经未曾到达过芗林(一个地名),却先入手泛宅(指家宅)的情况。这里的芗林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境地,代表着作者对于一种美好的归宿或理想状态的向往。泛宅则是指在自己的家中安顿下来,开始居住和经营。

第二句表达了作者曾经离开芗林一段时间后归来的心情。二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离开、远离的意思。作者在离开芗林一段时间后,回归原地,思考当下与过去的状态是否相似。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对于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状态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归宿和境遇的思考。诗中的芗林可以被视为个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境地,而泛宅则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和安定。作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离开和归来后,对于现实和理想的对比产生了思考,诗词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疑问和思考。

整首诗词简洁而含蓄,通过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常常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理想境地的渴望,并呈现出对于人生归宿和现实境遇的思考和质疑。同时,诗词使用了芗林和泛宅这样的富有意象的词语,增加了诗意的丰富性,使诗词更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企疏堂拼音读音参考

qǐ shū táng
企疏堂

xiāng lín wèi zhì shēn, fàn zhái xiān rù shǒu.
芗林未置身,泛宅先入手。
èr shū guī lái shí, néng shì jīn rì fǒu.
二疏归来时,能似今日否。


相关内容11:

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

把酒思閒事二首

题黄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画

黄香梅

岁暮言怀呈诸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洪与权
    沟中老弱转流尸,夫不容妻母弃儿。常得民愚犹是幸,不然死等更何为。布衣空有蒿莱泪,肉食方多妾......
  • 南山除夜
    薰风吹船落江潭,日月除尽犹湖南。百年所已度强半,十事不能成二三。青编中语要细读,蒲团上禅须......
  • 次程伯禹尚书见寄韵
    往年书到西风凉,病夫随牒天一方。今年书到玉溪上,暧空白露为清霜。人生俯仰成陈迹,只有一丘如......
  • 效退之青青水中薄五首
    双只水中凫,已往又回顾。弋者窥未知,舟来避还去。...
  • 赠赵判官寿卿二首
    得州敢为荣,得士乃足诧。此郎精琴书,不独妙诗画。虽云于小道,举不在人下。无乃太不廉,谁知非......
  •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
    忠义云霄逼,声名日月悬。剧谈风满座,杰作气无前。诗酒今彭泽,山林昔辋川。不随秋露尽,家集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