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姑苏杂咏 要离墓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18

姑苏杂咏 要离墓

明代  高启  

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
今日古城边,耕人肆侵墓。

姑苏杂咏 要离墓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姑苏杂咏 要离墓翻译及注释

《姑苏杂咏 要离墓》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悲愤的场景,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
今日古城边,耕人肆侵墓。

诗词的诗意是,弱小的人杀害了勇士,但没有人敢对此表示愤怒。如今,在古城的边缘,农民们肆意侵犯墓地。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的忧虑。弱小的人杀害了勇士,却没有人敢为此发声,这暗示了社会中的道德缺失和对正义的漠视。古城边的耕人侵犯墓地,也反映了对祖先和传统的不尊重,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沦丧。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对道德问题的思考。通过对社会的批判,作者呼吁人们关注道德和正义,反思社会价值观的偏离。同时,诗词中运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的忧虑,呼吁人们关注道德和正义,反思社会价值观的偏离。同时,诗词的语言简练而有力,表现力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姑苏杂咏 要离墓拼音读音参考

gū sū zá yǒng yào lí mù
姑苏杂咏 要离墓

ruò fū shā zhuàng shì, shuí gǎn yīng yú nù.
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
jīn rì gǔ chéng biān, gēng rén sì qīn mù.
今日古城边,耕人肆侵墓。


相关内容11:

节妇吟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闻笛

姑苏杂咏 孤园寺(在洞庭山,梁散骑常侍吴

送师直之会稽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薛殿丞知达州
    远郡古通川,云烟秀重叠。江从巴蜀来,山与岷峨接。啼鸟异方音,青林四时叶。使君当问俗,市贾皆......
  •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八秋原菊
    不为潭上英,不助篱边醉。独占兰杞邻,原头自荣悴。陶令与太凿,逢人岂无意。...
  • 回文
    风帘一烛对残花,薄雾寒笼翠袖纱。空院别愁惊破梦,东栏井树夜啼鸦。...
  • 姑苏杂咏 越来溪(在横山下)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亡国不知谁,空令怨......
  • 姑苏杂咏 洞庭山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
  • 郭之美忽过云往河北谒欧阳永叔沈子山
    春风无行迹,似与草木期。高低新萌芽,闭户我未知。忽闻人扣门,手把蟠桃枝。问我此蟠桃,缘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