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吴融
2025-09-06

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

唐代  吴融  

风有危亭月有台,平津阁畔好裴回。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已得静居从马歇,不堪行色被蝉催。
故园兰菊三千里,旅梦方应校懒回。

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作者简介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翻译及注释

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

风有危亭月有台,
平津阁畔好裴回。
虽非宋玉诛茅至,
且学王家种竹来。
已得静居从马歇,
不堪行色被蝉催。
故园兰菊三千里,
旅梦方应校懒回。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风有危亭月有台,
在平津阁旁边我很快乐。
虽然不是像宋玉那样追求生活的简单,
但我学习王家栽种竹子的精神。
在这里已经安静地住下,
不想再受旅途的打扰。
我的故园离这里有三千里,
而我在异乡的梦想正在慢慢疲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写的。诗人以岐阳蒙相国对宅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异乡寄居时的思乡之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了风有危亭、月有台的美景,以及平津阁旁边的愉快心情。虽然作者不像宋玉那样能够简单地过生活,但他学习王家栽种竹子的精神,表达了自己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

诗人写到自己已经安静地住下,在外旅途的艰辛中感到疲惫。他思念故园,离岐阳有三千里之遥,而他在异乡的梦想似乎越来越疲惫。最后一句“旅梦方应校懒回”反映了诗人对回家的懒散心态,或许表达了诗人在异乡长期流浪的无奈和疲惫。

整首诗展示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异乡长久流浪的疲惫感。诗人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给读者一种闲适、忧郁的诗意体验。

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拼音读音参考

qí yáng méng xiàng guó duì zhái yīn shū huái tóu xiàn
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

fēng yǒu wēi tíng yuè yǒu tái, píng jīn gé pàn hǎo péi huí.
风有危亭月有台,平津阁畔好裴回。
suī fēi sòng yù zhū máo zhì,
虽非宋玉诛茅至,
qiě xué wáng jiā zhòng zhú lái.
且学王家种竹来。
yǐ dé jìng jū cóng mǎ xiē, bù kān xíng sè bèi chán cuī.
已得静居从马歇,不堪行色被蝉催。
gù yuán lán jú sān qiān lǐ, lǚ mèng fāng yīng xiào lǎn huí.
故园兰菊三千里,旅梦方应校懒回。


相关内容11:

古锦裾六韵(锦上有鹦鹉、鹤,陆处士有序)

别四明钟尚书

春归次金陵

题会上人院

秋日旅舍卧病呈所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途中有作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
  • 题田翁家
    田翁真快活,婚嫁不离村。州县供输罢,追随鼓笛喧。盘飧同老少,家计共田园。自说身无事,应官有......
  • 江上与从弟话别
    相逢尽说归,早晚遂归期。流水多通处,孤舟少住时。干人不得已,非我欲为之。及此终无愧,其如道......
  • 怀庐岳旧隐
    一别三年长在梦,梦中时蹑石棱层。泉声入夜方堪听,山色逢秋始好登。岩鹿惯随锄药叟,溪鸥不怕洗......
  • 僧舍白牡丹二首
    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
  • 自述
    四海欲行遍,不知终遇谁。用心常合道,出语或伤时。拟作闲人老,惭无识者嗤。如今已无计,只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