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长安秋思(一作白纻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陈标
2025-09-10

长安秋思(一作白纻歌)

唐代  陈标  

吴女秋机织曙霜,冰蚕吐丝月盈筐。
金刀玉指裁缝促,水殿花楼弦管长。
舞袖慢移凝瑞雪,歌尘微动避雕梁。
唯愁陌上芳菲度,狼藉风池荷叶黄。

长安秋思(一作白纻歌)作者简介

[唐](约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长庆二年,(公元八二二年)登进士第。终侍御史。标所作诗,今仅见存于全唐诗者十二首。

长安秋思(一作白纻歌)翻译及注释

《长安秋思(一作白纻歌)》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陈标。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女秋机织曙霜,
冰蚕吐丝月盈筐。
金刀玉指裁缝促,
水殿花楼弦管长。
舞袖慢移凝瑞雪,
歌尘微动避雕梁。
唯愁陌上芳菲度,
狼藉风池荷叶黄。

诗意:
这首诗以长安秋天的景色和女纺织工人为主题,描绘了女子在秋日早晨织布的情景。吴女(来自江南吴地)在清晨织布,她的织布机如同吐丝的冰蚕一样,织出的布匹如同满满的月光盈满筐篮。她用金刀、玉指迅速裁剪布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水殿、花楼上,长长的弦乐音长久地回荡着。她舞袖飞扬,慢慢地转动,仿佛凝结了美丽的雪花。她的歌声微不可闻,轻轻地飘荡在避开雕梁的空间中。唯一的忧愁是她心中对陌上花香的思念,而风池上的荷叶已经变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长安秋日早晨的景象,通过描写吴女织布的场景,展现了唐代长安繁华的风貌。作者运用织布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吴女织布的形象象征着勤劳和智慧,她的努力工作和精湛技艺让人感叹不已。诗中的水殿、花楼和弦乐的描写,展示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富丽堂皇的景象。舞袖凝瑞雪、歌声微动避雕梁,以及对陌上芳菲的思念,都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最后,狼藉风池荷叶黄的描写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和凄凉的色彩,暗示着时光流转,一切都在变化中。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秋日的美景和女纺织工人的劳动场景,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织布、舞蹈和歌声等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唐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

长安秋思(一作白纻歌)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ān qiū sī yī zuò bái zhù gē
长安秋思(一作白纻歌)

wú nǚ qiū jī zhī shǔ shuāng, bīng cán tǔ sī yuè yíng kuāng.
吴女秋机织曙霜,冰蚕吐丝月盈筐。
jīn dāo yù zhǐ cái féng cù,
金刀玉指裁缝促,
shuǐ diàn huā lóu xián guǎn zhǎng.
水殿花楼弦管长。
wǔ xiù màn yí níng ruì xuě, gē chén wēi dòng bì diāo liáng.
舞袖慢移凝瑞雪,歌尘微动避雕梁。
wéi chóu mò shàng fāng fēi dù, láng jí fēng chí hé yè huáng.
唯愁陌上芳菲度,狼藉风池荷叶黄。


相关内容11:

赠僧

游天台山

江城晚眺

哭韩将军

雉朝飞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卢载
    故人卢氏子,十载旷佳期。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侏儒他甚饱,款段尔应羸。忽谓今刘二,相逢不......
  • 夏日梅溪馆寄庞舍人
    东阳宾礼重,高馆望行期。埽簟因松叶,篸瓜使竹枝。卷帘闻鸟近,翻枕梦人迟。坐听津桥说,今营太......
  • 读狄梁公传
    失运庐陵厄,乘时武后尊。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上保储皇位,深然国老勋。圣朝虽百代,长合问......
  • 洞庭南馆
    一径逗霜林,朱栏绕碧岑。地盘云梦角,山镇洞庭心。树白看烟起,沙红见日沉。还因此悲屈,惆怅又......
  • 雁
    逐暖来南国,迎寒背朔云。下时波势出,起处阵形分。声急奔前侣,行低续后群。何人寄书札,绝域可......
  • 题真娘墓(在虎丘西寺内)
    佛地葬罗衣,孤魂此是归。舞为蝴蝶梦,歌谢伯劳飞。翠发朝云在,青蛾夜月微。伤心一花落,无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