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袁凯
2025-09-07

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

明代  袁凯  

墟里人家烟雾深,背冈茅屋自阴阴。
不愁逸竹妨嘉谷,自爱繁枝集众禽。
田父耰锄时得借,渔人舟楫莫相寻。
旧开鸡犬桃源里,仿佛溪边花树林。
¤

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作者简介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翻译及注释

《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是明代袁凯创作的诗词。这首诗以描绘隐居山野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墟里人家烟雾深,
背冈茅屋自阴阴。
不愁逸竹妨嘉谷,
自爱繁枝集众禽。
田父耰锄时得借,
渔人舟楫莫相寻。
旧开鸡犬桃源里,
仿佛溪边花树林。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村的景物和隐居者的生活,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田园风光。诗中的"墟里人家烟雾深"、"背冈茅屋自阴阴"描绘了田园村落中炊烟袅袅的景象,以及茅屋隐蔽在山冈背后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隐逸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逸竹"和"繁枝"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繁荣和生机,它们吸引了众多的禽鸟栖息其中,进一步强调了田园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田园生活中的两个角色,"田父"和"渔人"。"田父耰锄时得借"表明农民在务农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借助田园之乐,而"渔人舟楫莫相寻"则传达了隐居者追求宁静的心愿,不愿被打扰。

最后两句"旧开鸡犬桃源里,仿佛溪边花树林"则通过桃源和花树的比喻,形容隐居处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如临仙境的感受。

整首诗以质朴、淡泊的语言描绘了田园山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诗中融入了对人们内心深处向往宁静、追求自由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传统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guī fǎ shī guò jīn xiù cái yǐn jū èr shǒu
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

xū lǐ rén jiā yān wù shēn, bèi gāng máo wū zì yīn yīn.
墟里人家烟雾深,背冈茅屋自阴阴。
bù chóu yì zhú fáng jiā gǔ, zì ài fán zhī jí zhòng qín.
不愁逸竹妨嘉谷,自爱繁枝集众禽。
tián fù yōu chú shí dé jiè, yú rén zhōu jí mò xiāng xún.
田父耰锄时得借,渔人舟楫莫相寻。
jiù kāi jī quǎn táo yuán lǐ, fǎng fú xī biān huā shù lín.
旧开鸡犬桃源里,仿佛溪边花树林。
¤


相关内容11:

读杜诗

向觉明[达]属题Legouis与Cazamian合著英国]

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

秋晚东海寓舍

采石春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到平江遇雨次日见元鼎扬丈
    此来便拟见扬雄,席帽那堪走雨中。漫刺修成还自袖,高门许入不能通。姓名多谢曾相问,粮屨从今未......
  • 偕黄叔明王元吉钱伯云张梦辰金彦振元夕观灯
    七人四百九十岁,吴家堂上看花灯。皓首庞眉方满坐,金杯玉碗出清冰。三寸黄柑浑似蜜,百壶春酒况......
  • 大醉后率尔(三首)〗
    身是江南儒家子,十五学经二十史。低回欲得圣贤心,浩荡更觅先儒旨。当时自谓才可重,岂料中年人......
  • 别林黄中帅湖南
    清秋缓辔马如云,论定忠邪黑白分。湘水传呼新刺史,霸陵改观旧将军。平生孤节人难到,自此一番名......
  • 贺济直之值改官
    里人欢喜看荣归,两仆篮舆自有辉。胜在宦途无事业,但将裘马诧轻肥。...
  • 阅世
    阅世迁流两鬓摧,块然孤喟发群哀。星星未熄焚馀火,寸寸难燃溺后灰。对症亦知须药换,出新何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