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小亭闲止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7-24

小亭闲止

宋代  李曾伯  

草草家林适,时时步屐过。
跨流通略彴,枕岸拟{牧去攵加羊}牱。
墙外千竿竹,亭阴数亩荷。
年丰遂闲止,老境足婆娑。

小亭闲止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小亭闲止翻译及注释

《小亭闲止》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草草修建的家园适宜,
时常步屐经过。
跨过溪流行走,
在河岸边设想放羊场。
墙外有千竿竹,
亭子里阴凉处有数亩荷。
年丰之时闲适停歇,
老年境界足够宁静舒适。

诗意与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平静宁谧的场景,以小亭为背景,展示了一个宜居宜乐的生活环境。诗词开头提到了家园的修建草草而成,暗示着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常常穿着屐鞋漫步其中,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心境。通过跨越流水,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同时也暗示了跨越人生的困难和挑战。诗句中的「枕岸拟{牧去攵加羊}牱」描绘了诗人在河岸边设想放羊的场景,展示了他的田园情怀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墙外的竹林和亭子内的荷花,创造出一幅静谧和清凉的画面。竹林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荷花则寓意着清雅和纯洁。这些自然元素与亭子的阴凉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宜人环境。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年丰之时的宁静和闲适,以及诗人进入晚年境界的满足和安逸。年丰可以理解为丰收的意味,也可以理解为生活富裕、充实的象征。诗人在晚年的境界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丰盈和满足,找到了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诗人传达了对宁静、富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示了一种接纳自然、满足于简单生活的生活态度。

小亭闲止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tíng xián zhǐ
小亭闲止

cǎo cǎo jiā lín shì, shí shí bù jī guò.
草草家林适,时时步屐过。
kuà liú tōng lüè zhuó, zhěn àn nǐ mù qù pū jiā yáng gē.
跨流通略彴,枕岸拟{牧去攵加羊}牱。
qiáng wài qiān gān zhú, tíng yīn shù mǔ hé.
墙外千竿竹,亭阴数亩荷。
nián fēng suì xián zhǐ, lǎo jìng zú pó suō.
年丰遂闲止,老境足婆娑。


相关内容11:

轿中午困啜茶偶成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立春

赠郑通庵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道间苦热
    火伞漾中漾,炎风撼叶舟。热几堪炙手,矮莫可抬头。昼困杯为却,宵蚊扇不休。清涼一榻地,得此足......
  • 和晦庵先生定王台韵
    前王千载后,奕代几人来。汉事一抔土,湘祠数仞台。山容青拱揖,树影绿周回。客有登临者,犹存陟......
  • 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翰诗韵
    一老风流两社间,至今膏馥尚留残。典刑已矣墨犹润,生死以之盟未寒。淮海属心知士苦,山林投分只......
  • 山行
    亦笑先生蔬一槃,云沈作坞卧荒寒。童颜并已无班白,槁面旧曾如渥丹。底用鱼烹双素尺,共知鹤化一......
  • 和幕府税巽父吊陈任二谏议韵
    出门三十里平原,仰上高山礼甚专。烈日秋霜千祀后,寒烟荒草两茔前。一瞻文献生何晚,三叹奸邪死......
  • 题剑门寺贺费伯矩韵
    不见台城事,君毋说苦空。佛随千劫尽,人与万山雄。吊古春酤绿,谈兵夜烛红。终宵皎无寐,万壑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