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客中怀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允平
2025-07-19

客中怀友

宋代  陈允平  

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
何堪万里役,动是一年期。
高谊贫中见,深情别后知。
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

客中怀友作者简介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客中怀友翻译及注释

《客中怀友》是宋代陈允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露湿透了行军的衣衫,
我已不再年轻壮健。
何堪长途跋涉的辛劳,
只为了短短一年的役期。
真挚的友谊在贫困中显现,
深情的别离只有离别后才能体会。
我们相思于远方,
云和树若隐若现,色彩参差交错。

诗意:
《客中怀友》表达了作者身处客中思念友人的情感。诗中描绘了行军途中的困苦和劳累,但作者并不为此而抱怨,反而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诗人通过云和树的意象,表达了思念之情弥散在远方,情绪起伏不定的心境。

赏析:
《客中怀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离别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的描写细腻而贴切,通过"霜露湿透了行军的衣衫"以及"何堪长途跋涉的辛劳"等形象描写,展现了行军的艰辛和辛苦。尽管如此,作者并未将焦点放在自己的痛苦上,而是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伤感。

诗中提到的"高谊贫中见"表达了友情在贫困困境中显现的真挚与可贵,而"深情别后知"则突出了离别后对友情更深的认识。最后,作者通过"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创造出一种凄凉而苍凉的氛围,以表达思念之情在远方中的扩散和心境的变化。

整首诗节奏流畅,意境清新,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复杂情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行军生活的真实描绘,使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客中怀友拼音读音参考

kè zhōng huái yǒu
客中怀友

shuāng lù shī zhēng yī, xíng fēi shào zhuàng shí.
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
hé kān wàn lǐ yì, dòng shì yī nián qī.
何堪万里役,动是一年期。
gāo yì pín zhōng jiàn, shēn qíng bié hòu zhī.
高谊贫中见,深情别后知。
xiāng sī xiāng wàng chù, yún shù bì cēn cī.
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


相关内容11:

鄂王墓

游曲江分韵得月字

山中

和刘后村杂兴

和际书记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莆城怀别刘后村中书因以奉寄
    入洛深衣已十春,声名千载有知闻。不须更结耆英社,溧水前头独绘君。...
  • 春游曲
    长安二月东风里,千红陌上香尘起。都人欢呼去踏青,马如游龙车如水。两两三三争买花,青楼酒旗三......
  • 思家信不至
    又得秋风入芰荷,尚无黄耳到如何。慈亲想自精神健,娇女应添智慧多。踪迹自嗟成漫浪,利名底苦欲......
  • 游仙曲
    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缥缈黄金阙,迢遥白玉京。离离百宝幢,袅袅九......
  • 除夕寄弟
    年华今告老,人事亦如斯。汉殿藏钩戏,戎家守岁时。世情方役役,雨意正垂垂。强作屠苏醉,椒盘欲......
  • 感古十首
    范蠡泛五湖,子房从赤松。功成乞身退,明哲保令终。彼美二丈夫,世异辙则同。此道久不作,利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