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9-08

寄怀

宋代  林景熙  

图上追三笑,诗中寄七哀。
孤栖非绝物,多难亦成才。
岁俭米生竹,春寒衣上苔。
不知辽海客,化鹤几时回。

寄怀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寄怀翻译及注释

《寄怀》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图上追三笑,
诗中寄七哀。
孤栖非绝物,
多难亦成才。
岁俭米生竹,
春寒衣上苔。
不知辽海客,
化鹤几时回。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表达了一种寄托情怀的情感。诗人以图画和诗歌的形式,追寻着三笑的欢乐,将自己的悲伤寄托于七哀之中。他认为孤独并非绝对的孤独,多难困厄也能成就一个人的才华。岁月的俭约使米粒生长为竹子,春寒使衣服上长满了苔藓。诗人不知道在遥远的辽海上的客人,化为仙鹤后何时会回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以图画和诗歌的形式相互呼应,展示了林景熙独特的艺术才华。他以图画中的欢笑和诗歌中的悲伤,表达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之间的转换和交织。诗人认为孤独并非绝对的孤独,从多难困厄中也能培养出一个人的才华与智慧。在岁月的俭约中,生活的细枝末节也能孕育出生机勃勃的竹子,春寒中,衣服上的苔藓也成了生命的痕迹。诗人对辽海客人的归期充满了期待和不知,化鹤的行为更是给诗词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诗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心态。他以图画和诗歌的形式将内心的思绪表达出来,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首诗词以自然的意象和生活的细节为基础,通过对小事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寄怀拼音读音参考

jì huái
寄怀

tú shàng zhuī sān xiào, shī zhōng jì qī āi.
图上追三笑,诗中寄七哀。
gū qī fēi jué wù, duō nàn yì chéng cái.
孤栖非绝物,多难亦成才。
suì jiǎn mǐ shēng zhú, chūn hán yī shàng tái.
岁俭米生竹,春寒衣上苔。
bù zhī liáo hǎi kè, huà hè jǐ shí huí.
不知辽海客,化鹤几时回。


相关内容11:

过殿山湖

月夜

昆岩

游仙词三十三首

瀑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谢靳石门道籙见访
    石门仙人云霞裳,飘飘飞佩来山房。松间看鹤不相见,灵风满路馥天香。...
  • 垂虹桥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跨晴川。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集仙桥
    流来一水截人寰,虹背秋寒十二阑。白鹤飞边人影绝,天风吹佩玉珊珊。...
  • 酬潘景玉
    读史双眸夜炯然,一声江雁落灯前。马非汗血材终下,木或青黄性不全。风月未容诗入务,乾坤应许酒......
  • 冬暄
    小春气候不相同,晴却无寒有软风。最是湘桃惊暖误,霜边偷染一梢红。...
  • 戏岁
    献岁欢声沸,清晨寒气侵。四时春是首,三日雨为霖。绿展垂杨眼,青呈芳草心。日晴仍夜雨,击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