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潘景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7-19

酬潘景玉

宋代  林景熙  

读史双眸夜炯然,一声江雁落灯前。
马非汗血材终下,木或青黄性不全。
风月未容诗入务,乾坤应许酒为年。
寒城日出无穷事,老耳山中独听泉。

酬潘景玉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酬潘景玉翻译及注释

《酬潘景玉》是宋代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史双眸夜炯然,
一声江雁落灯前。
马非汗血材终下,
木或青黄性不全。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夜晚读史时的情景。作者的双眸炯炯有神,仿佛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在他眼前栩栩如生。其中一声江雁从远处飞来,投影在灯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诗词的下半部分,作者引用了一些象征性的词语,如"马非汗血材终下"和"木或青黄性不全"。这些词语暗示了历史中的英雄与木材的性质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佩之情。马非汗血材指的是传说中的千里马,它的血统非常纯正,而木材则可能指代平凡的普通物品,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

风月未容诗入务,
乾坤应许酒为年。
寒城日出无穷事,
老耳山中独听泉。

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谈到了自己对诗歌的感悟。作者认为风月之间的美景并不适合他专心从事诗词创作,而宇宙的变化却似乎默许了酒作为代表时光的存在。这表明作者对于事物的理解和个人追求的转变。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寒城中日出时听到泉水声的情景。寒城的寂静与泉水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让作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美妙。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夜晚读史的情景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佩,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宇宙和自然的敏感和赞美。

酬潘景玉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pān jǐng yù
酬潘景玉

dú shǐ shuāng móu yè jiǒng rán, yī shēng jiāng yàn luò dēng qián.
读史双眸夜炯然,一声江雁落灯前。
mǎ fēi hàn xuè cái zhōng xià, mù huò qīng huáng xìng bù quán.
马非汗血材终下,木或青黄性不全。
fēng yuè wèi róng shī rù wù, qián kūn yīng xǔ jiǔ wèi nián.
风月未容诗入务,乾坤应许酒为年。
hán chéng rì chū wú qióng shì, lǎo ěr shān zhōng dú tīng quán.
寒城日出无穷事,老耳山中独听泉。


相关内容11:

月夜

昆岩

游仙词三十三首

瀑布

闻蝉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怀
    图上追三笑,诗中寄七哀。孤栖非绝物,多难亦成才。岁俭米生竹,春寒衣上苔。不知辽海客,化鹤几......
  • 谢靳石门道籙见访
    石门仙人云霞裳,飘飘飞佩来山房。松间看鹤不相见,灵风满路馥天香。...
  • 垂虹桥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跨晴川。影翻河汉蛟龙国,压江湖螮蝀天。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 冬暄
    小春气候不相同,晴却无寒有软风。最是湘桃惊暖误,霜边偷染一梢红。...
  • 戏岁
    献岁欢声沸,清晨寒气侵。四时春是首,三日雨为霖。绿展垂杨眼,青呈芳草心。日晴仍夜雨,击壤费......
  • 初夏三首
    牧笛无腔雨似烟,菜花成子日如年。人家火养春蚕快,要趁工夫下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