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日咏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3

秋日咏蝉

宋代  梅尧臣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秋日咏蝉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秋日咏蝉翻译及注释

《秋日咏蝉》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秋日中蝉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蝉展开。首先,诗中提到了群虫喜欢炎热的天气,而蝉却喜欢高处的阴凉。这表达了蝉对于清凉环境的偏好,也可以理解为蝉对于安逸和宁静的追求。

接着,诗中提到了蝉蜕皮轻轻地依附在树叶上,清脆的声音已经传出林间。这描绘了蝉在秋日中的活动,也暗示了蝉的声音是秋天的标志之一。

然后,诗中出现了人闲感叹时光的流逝,风声急促,杂乱的砧声遥远传来。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感慨和对于生活的无奈。人们在闲暇时感叹岁月的匆匆流逝,而风声和砧声则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和纷扰。

最后,诗中提到了蝉的虚腹,常常担忧螗虫和斧头的侵害。这表达了蝉在生存中的困境和对于外界威胁的担忧。蝉的虚腹可以理解为它们的脆弱和无助,而螗虫和斧头则象征着对蝉生存环境的破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蝉的活动和表达作者的感慨,展现了秋日的景象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蝉在秋天中的存在和声音成为了时光流逝的象征,而作者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于环境的担忧也在其中体现出来。

秋日咏蝉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yǒng chán
秋日咏蝉

qún chóng xǐ yán rè, cǐ dú ài gāo yīn.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báo tuì liáo yī yè, qīng shēng yǐ chū lín.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rén xián gǎn shuāi jié, fēng jí zá yáo zhēn.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xū fù céng hé jìng, cháng yōu táng fǔ qīn.
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相关内容11: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

留题淆深美桧亭

刘元忠遗金橘

秋日村行

说上人游庐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子核成双杏,将寄同心人。定栖鸳鸯魄,为物岂无因。...
  •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
    木枯鸟不巢,泉涸鱼不游。我非鱼鸟情,贫缚路阻修。高阳有令子,嗣世学已优。前日来京城,问恤忍......
  •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欲拟比酥酥少色,曾持劝客客......
  • 送下第亲旧
    花开风雨恶,坐见纷纷落。明日结子时,又复有脱萼。莫嗟树渐老,树老子亦著。共爱西枝繁,不数东......
  •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
    税驾绿岩前,攀萝不知倦。人从树杪来,路向云端转。忽觉在烟霓,回首峰岭变。...
  •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常爱陶潜远世缘,阮家仍有竹◇◇娟。夜深风撼萧萧响,谁忆北窗人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