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6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宋代  梅尧臣  

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
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
欲拟比酥酥少色,曾持劝客客何人。
红梅虽是吾家物,老去无心一醉春。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翻译及注释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字黄封谁可识,
偷传王氏法应真。
清淮始变醅犹薄,
句水新来味更醇。
欲拟比酥酥少色,
曾持劝客客何人。
红梅虽是吾家物,
老去无心一醉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梅尧臣与朋友正仲相聚时的情景。诗中提到了上字黄封,指的是一种封泥,作者暗示只有王氏一族才能识别。他们私下传递的酿酒方法是真实可靠的。清淮指的是淮河的清水,开始时酿造的酒还比较淡薄,但经过时间的推移,酒的味道变得更加浓郁。作者想要用酥酥来形容酒的颜色,但他曾经亲自劝酒的客人是谁,却已经记不清了。红梅虽然是作者家中的物品,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已经失去了一醉春天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共饮时的情景,通过对酒的描述,表达了岁月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如上字黄封、清淮、句水和红梅,这些形象丰富了诗词的意境。作者通过对酒的味道和颜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拼音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zhèng zhòng jì jiǔ yīn xì zhī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

shàng zì huáng fēng shuí kě shí, tōu chuán wáng shì fǎ yīng zhēn.
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
qīng huái shǐ biàn pēi yóu báo, jù shuǐ xīn lái wèi gèng chún.
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
yù nǐ bǐ sū sū shǎo sè, céng chí quàn kè kè hé rén.
欲拟比酥酥少色,曾持劝客客何人。
hóng méi suī shì wú jiā wù, lǎo qù wú xīn yī zuì chūn.
红梅虽是吾家物,老去无心一醉春。


相关内容11:

挟弹篇

王祁公北园

九月都下对雪寄永叔师鲁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

留题淆深美桧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邻几寄羊羓
    细肋胡羊卧苑沙,长春宫使踏霜羓。蒺蔾苗尽初蕃息,苜蓿盘空莫叹嗟。自乏良谋甘更鄙,犹能大噣快......
  • 永庆僧舍松风亭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宁邀俗客来,草绿涧......
  • 依韵和李察推留别
    我学犹肥腱,一食辄易厌。君何以名虚,每来车马淹。经术素所浅,道义安得渐。独有寒苦吟,可与前......
  •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
    木枯鸟不巢,泉涸鱼不游。我非鱼鸟情,贫缚路阻修。高阳有令子,嗣世学已优。前日来京城,问恤忍......
  •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子核成双杏,将寄同心人。定栖鸳鸯魄,为物岂无因。...
  • 秋日咏蝉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虚腹曾何竟,常忧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