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9-08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唐代  李端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翻译及注释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寂寥地独坐,感受到了霜降的寒冷和树木的凋零。壮年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远去,而老年又如何能与人期待呢?废弃的井早早地发出虫鸣声,阴暗的台阶上的菊花却迟迟不开放。诗人激发起一种怀旧之情,回忆起同戴的往事,与在剡溪度过的时光不同。

中文译文: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独自坐着能感觉到霜降的寒冷,打开门户看到枯木凋零。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年轻的力量应该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减退,老年又何必与人期待相遇呢?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荒废的井中虫子早早地鸣叫,阴暗的门台上的菊花却迟迟不开。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激发起的情绪只能空忆起戴的时光,与在剡溪度过的时光不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独坐感受霜降的寒冷和木衰的凄凉,表现出对光阴流转不止的思考。诗人对壮年逝去和老年与人难期待的表达,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废弃井中的虫鸣声和迟迟不开放的菊花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最后,诗人回忆起戴的往事,与在剡溪度过的时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表达出诗人对光阴流逝和友情的深深思考和思念之情。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yè jì hán yǎn yī zuò qiū yè jì sī kōng wén míng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

dú zuò zhī shuāng xià, kāi mén jiàn mù shuāi.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zhuàng yīng suí rì qù, lǎo qǐ yú rén qī.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fèi jǐng chóng míng zǎo, yīn jiē jú fā chí.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xìng lái kōng yì dài, bù shì shàn xī shí.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相关内容11:

同萧炼师宿太乙庙

春江夕望

送郭参军赴绛州

送袁偁

秋晚霁后野望忆夏侯审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人南归
    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悲。无奈孤舟夕,山歌闻......
  • 赠宣大师
    一国沙弥独解诗,人人道胜惠林师。先皇诏下征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看月忆来松寺宿,寻花思作杏......
  • 花发上林
    上苑韶容早,芳菲正吐花。无言向春日,闲笑任年华。润色笼轻霭,晴光艳晚霞。影连千户竹,香散万......
  • 题伯夷庙
    中条山下黄礓石,垒作夷齐庙里神。落叶满阶尘满座,不知浇酒为何人。...
  • 莲塘驿(在盱眙界)
    五月渡淮水,南行绕山陂。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楚女肌发美,莲塘烟露滋。菱花覆碧渚,黄鸟双......
  • 春日题杜叟山下别业
    白鸟群飞山半晴,渚田相接有泉声。园中晓露青丛合,桥上春风绿野明。云影断来峰影出,林花落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