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渔家傲(斜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裳
2025-07-19

渔家傲(斜月)

宋代  黄裳  

渔家傲  

已送清歌归去后。
东南楼上人声悄。
冷落尤临弦上调。
欢意少。
空将万感收残照。
窗外剑光初出鞘。
斜窥梦断人年少。
未到盖棺心未了。
尘虑扰。
双眸竟入扶桑晓。

渔家傲(斜月)作者简介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渔家傲(斜月)翻译及注释

《渔家傲(斜月)》是宋代黄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斜月)
已送清歌归去后。
东南楼上人声悄。
冷落尤临弦上调。
欢意少。
空将万感收残照。

窗外剑光初出鞘。
斜窥梦断人年少。
未到盖棺心未了。
尘虑扰。
双眸竟入扶桑晓。

中文译文:
渔家豪(斜月)
清歌已送离去。
东南楼上人声寂静。
冷落的意境弥漫在琴弦上。
欢愉的情感稀少。
只能将千种感慨收藏于残余的余晖中。

窗外剑光初出鞘。
斜眼窥视,梦中断送人年少。
未到盖棺之时,心境却未平静。
尘世的忧虑不断干扰。
双眸最终沉浸于远东的黎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忧伤而豪迈的情怀。诗人黄裳以渔家为背景,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首先,诗人表达了别离之情。清歌已送走,东南楼上寂静无声,给人一种冷落的感觉。琴弦上的音调也变得冷清,欢愉的心情变得稀少。诗人将自己的感慨收藏在残余的余晖中,意味着他的情感被岁月消磨,只剩下深深的思念。

其次,诗人借助窗外的景象,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迷惘。剑光初出鞘,斜窥梦中的人已经年少不再,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追梦之心未能实现,梦想已逝。但他的心境尚未平静,尘世的忧虑不断干扰着他的思绪。

最后,诗人的双眸被扶桑(即日本)的黎明所吸引。这种表达方式意味着诗人对于遥远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尽管他的内心受到种种困扰,但他仍然怀抱着一丝希望,将目光投向未知的东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渔家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迷茫和希望。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与人生观,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渔家傲(斜月)拼音读音参考

yú jiā ào xié yuè
渔家傲(斜月)

yǐ sòng qīng gē guī qù hòu.
已送清歌归去后。
dōng nán lóu shàng rén shēng qiāo.
东南楼上人声悄。
lěng luò yóu lín xián shàng diào.
冷落尤临弦上调。
huān yì shǎo.
欢意少。
kōng jiāng wàn gǎn shōu cán zhào.
空将万感收残照。
chuāng wài jiàn guāng chū chū qiào.
窗外剑光初出鞘。
xié kuī mèng duàn rén nián shào.
斜窥梦断人年少。
wèi dào gài guān xīn wèi liǎo.
未到盖棺心未了。
chén lǜ rǎo.
尘虑扰。
shuāng móu jìng rù fú sāng xiǎo.
双眸竟入扶桑晓。


相关内容11:

踏莎行

鹊踏枝

念奴娇(再和咏杜庵高君忻聚画屏)

江城子(梅花)

清平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永遇乐(玩雪)
    朝霭藏晖,客袍惊暖,天巧无竟。杳杳谁知,包含造化,忽作人间瑞。儿童欢笑,忙来花下,便饮九春......
  • 菩萨蛮(望行人)
    小楼不放珠帘卷。菱花羞照啼妆面。金鸭水沉烟。待君来共添。鹊声生暗喜。翠袖轮纤指。细细数归程......
  • 卜算子(寄内)
    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十一年间并枕时,没个牵情处。四岁学言儿,七岁娇痴女。说与傍人也断肠......
  • 念奴娇(和人)
    阳关西路,看垂杨客舍,嫩浮波縠。宝马嘶风人渐远,隐隐歌声戛玉。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
  • 孤鸾(早春)
    沙堤香软。正宿雨初收,落梅飘满。可奈东风,暗逐马蹄轻卷。湖波又还涨绿,粉墙阴、日融烟暖。蓦......
  • 石州引(别恨)
    日脚斜明,秋色半阴,人意凄楚。飞云特地凝愁,做弄晚来微雨。谁家别院,舞困几叶霜红,西风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