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长安书事寄所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9-07

长安书事寄所知

唐代  李频  

帝里本无名,端居有道情。
睡魂春梦断,书兴晚窗明。
老拟归何处,闲应过此生。
江湖终一日,拜别便东行。

长安书事寄所知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长安书事寄所知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长安书事寄所知

帝里本无名,端居有道情。
睡魂春梦断,书兴晚窗明。
老拟归何处,闲应过此生。
江湖终一日,拜别便东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从李频个人的经历出发,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归乡之愿。

第一句“帝里本无名”,意味着作者在京城长安并无太多的名气,他过着安宁恬静的生活。第二句“端居有道情”,表达了作者端庄守道的性情。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自己睡梦之中春天的景象被打破,觉醒起来开启了阅读之旅。“睡魂春梦断,书兴晚窗明。”这里,睡梦是作者心灵的梦,但是读书的热情却唤醒了作者沉睡中的心灵,使其彻底清醒过来。晚窗皎洁,映照着书本的兴奋。这体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老拟归何处,闲应过此生。”表达了作者对老去、归乡以及在余生中过着闲散生活的思考和愿望。他在读书中希望能找到一个归宿,追求一份安宁的生活。

最后两句“江湖终一日,拜别便东行。”是作者告别的离愁之词。江湖是一个广义的词,指代人世间的喧嚣和纷扰。在这纷扰的世间,作者将告别一切,东行追寻内心的归所。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简朴、静心、知识追求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离愁。通过对读书和归乡的理解与希冀,表达了对于内心寻求安宁与归宿的渴望。

长安书事寄所知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ān shū shì jì suǒ zhī
长安书事寄所知

dì lǐ běn wú míng, duān jū yǒu dào qíng.
帝里本无名,端居有道情。
shuì hún chūn mèng duàn, shū xìng wǎn chuāng míng.
睡魂春梦断,书兴晚窗明。
lǎo nǐ guī hé chǔ, xián yīng guò cǐ shēng.
老拟归何处,闲应过此生。
jiāng hú zhōng yī rì, bài bié biàn dōng xíng.
江湖终一日,拜别便东行。


相关内容11:

送姚郜先辈赴汝州辟

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

中元夜

秦处士移家富春发樟亭怀寄

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醉中吟
    只爱糟床滴滴声,长愁声绝又醒醒。人间荣辱不常定,唯有南山依旧青。...
  • 洞户二十二韵
    洞户连珠网,方疏隐碧浔。烛盘烟坠烬,帘压月通阴。粉白仙郎署,霜清玉女砧。醉乡高窈窈,棋阵静......
  • 题王母庙
    寂寥珠翠想遗声,门掩烟微水殿清。拂曙紫霞生古壁,何年绛节下层城。鹤归辽海春光晚,花落闲阶夕......
  • 冬夜和范秘书宿秘省中作
    每日得闲吟,清曹阙下深。因知遥夜坐,别有远山心。芸细书中气,松疏雪后阴。归时高兴足,还复插......
  • 宿松门寺
    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
  • 不赴光风亭夜饮赠周繇
    屏开屈膝见吴娃,蛮蜡同心四照花。姹女不愁难管领,斩新铅里得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