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0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宋代  梅尧臣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颭雁群。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堞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颭雁群。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堞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中文译文:
聪明才华的人最终会得到赏识,皇帝也会听闻其名。
李端明来到河中府,受到段干木的欢迎;离开时,他认识了大冯君。
金色缰绳响于津口,红色旗帜招摇在雁群中飘扬。
回望故国的山河,箫鼓之声穿越了汉横汾河。
古老的城堡在秋月下屹立,高楼宛如等待着白云的到来。
李端明应该与羊叔子一同前行,缓缓走过喧嚣的尘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写给李端明的送别之作。李端明是一个聪明有才华的人,他的才能最终得到皇帝的赏识,这是作者表达对李端明前程的祝愿和赞美。

诗中提到李端明来到了河中府,并得到了段干木的欢迎,这表明李端明在新的环境中受到了重视和接纳。而当他离开时,他又结识了大冯君,这显示出李端明在人际关系上的广泛交往。

诗中的金色缰绳和红色旗帜象征着李端明的崭新身份和地位,他的离去引起了津口的震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和注目。山河虞旧国的描绘,以及箫鼓汉横汾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李端明离开故国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展示出他在外地的行程将充满荣耀和辉煌。

诗中的古堞临秋月和高楼等白云,描绘了离别时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最后一句提到李端明应该与羊叔子一同前行,缓带隔嚣氛。这里的羊叔子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物,意味着李端明应该与智者为伍,慢慢穿越喧嚣的尘世,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李端明的赞赏和祝愿,同时通过描绘景色和引用典故,给人以壮丽和庄重的感觉,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人才的推崇和追求高尚境界的理念。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ǐ duān míng zhī hé zhōng fǔ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cái yè rén zhōng fú, cōng míng dì suǒ wén.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lái xī duàn gàn mù, qù shí dà féng jūn.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jīn luò míng jīn kǒu, zhū qí zhǎn yàn qún.
金络鸣津口,朱旗颭雁群。
shān hé yú jiù guó, xiāo gǔ hàn héng fén.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gǔ dié lín qiū yuè, gāo lóu děng bái yún.
古堞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yīng tóng yáng shū zǐ, huǎn dài gé xiāo fēn.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相关内容11:

送谢著作归陈州

依韵和普上人古琴见赠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二缲盎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望夫石
    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青云卷为发,缺月低照额。千古遗恨深,终不见......
  • 送卫真宰晏寺丞罢长安
    舍琴辞苦县,解剑入函关。鹊报远人至,马冲春雨还。荒榛郊北囿,葱翠国南山。归见萧何政,条令旧......
  • 送徐州签判李廷评
    曩者初见君,同来许昌幕。今虽俱服除,独得王粲乐。山东寇盗息,沛上风物博。主人况豪英,樽俎不......
  •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筹谩举叨......
  • 送少卿知宣州
    汴水清明下,宣城太守行。鸭头吴荡绿,燕尾楚船轻。放本三阳重,诗从小谢清。州民还最喜,门下旧......
  •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未辨殊方语,山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