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少卿知宣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12

送少卿知宣州

宋代  梅尧臣  

汴水清明下,宣城太守行。
鸭头吴荡绿,燕尾楚船轻。
放本三阳重,诗从小谢清。
州民还最喜,门下旧通名。

送少卿知宣州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少卿知宣州翻译及注释

《送少卿知宣州》是宋代梅尧臣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汴水清明下,
宣城太守行。
鸭头吴荡绿,
燕尾楚船轻。
放本三阳重,
诗从小谢清。
州民还最喜,
门下旧通名。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送别宣州太守前往宣州的场景。清明时节,诗人目送太守乘船离开汴水,船头踏浪向东,船尾招风向南。太守离任前重视治理,诗人受其影响,写诗风格受到了小谢清的启发。宣州的百姓都很喜欢太守的治理,诗人曾在太守门下学习,与太守有旧时的交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太守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太守离任和自己受到的影响相结合,表达了对太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首先,诗人运用了具体的自然景物描写,如"汴水清明下"、"鸭头吴荡绿"、"燕尾楚船轻",形象地刻画出了离别时的氛围和动态的画面,使读者身临其境。

其次,诗人通过"放本三阳重,诗从小谢清"的表达,显示了太守在宣州治理方面的重视和成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太守门下学习的经历和受益。

最后,诗人以"州民还最喜,门下旧通名"作为结尾,表达了宣州百姓对太守的喜爱和对太守的美名的传承,也抒发了自己对太守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字字珠玑,展示了太守的治理成就和诗人对太守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抒发对太守的感激,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离别之情和对太守的美好祝福。

送少卿知宣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ǎo qīng zhī xuān zhōu
送少卿知宣州

biàn shuǐ qīng míng xià, xuān chéng tài shǒu xíng.
汴水清明下,宣城太守行。
yā tóu wú dàng lǜ, yàn wěi chǔ chuán qīng.
鸭头吴荡绿,燕尾楚船轻。
fàng běn sān yáng zhòng, shī cóng xiǎo xiè qīng.
放本三阳重,诗从小谢清。
zhōu mín hái zuì xǐ, mén xià jiù tōng míng.
州民还最喜,门下旧通名。


相关内容11: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二缲盎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

送苏子美

诸韩来会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筹谩举叨......
  •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金络鸣津口,朱旗颭雁群。山河虞旧国,箫鼓汉......
  • 望夫石
    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青云卷为发,缺月低照额。千古遗恨深,终不见......
  •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未辨殊方语,山歌半......
  •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闻买沧浪水,遂作沧浪人。置亭沧浪上,日与沧浪亲。宜曰沧浪叟,老向沧浪滨。沧浪何处是,洞庭相......
  • 观王氏书
    先观雍姬舞六幺,妍葩发艳春风摇。舞罢英英书大字,玉指握管浓云飘。风驰雨骤起变怪,文鳐昼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