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6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

宋代  司马光  

山竹引春根,垂透苍崖底。
绸直老龙须,佶屈修蛇尾。
支郎虽畜马,不忍裁为箠。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翻译及注释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竹引春根,垂透苍崖底。
绸直老龙须,佶屈修蛇尾。
支郎虽畜马,不忍裁为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崖下的景象。山崖上的竹子像春天的根一样向下延伸,垂挂到苍崖的底部。这些竹子像老龙的须一样细长而直,就像蛇的尾巴一样弯曲。诗人提到了一个名叫支郎的人,他养马,但不忍心将竹子剪下来做鞭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崖下的竹子,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竹子比作春天的根、老龙的须和蛇的尾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竹子的形态和姿态。诗人通过描述支郎不忍心将竹子剪下来做鞭子,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拼音读音参考

hé duān shì shí tí chuí yá biān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

shān zhú yǐn chūn gēn, chuí tòu cāng yá dǐ.
山竹引春根,垂透苍崖底。
chóu zhí lǎo lóng xū, jí qū xiū shé wěi.
绸直老龙须,佶屈修蛇尾。
zhī láng suī chù mǎ, bù rěn cái wèi chuí.
支郎虽畜马,不忍裁为箠。


相关内容11:

李花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和李八丈小雪同会有怀邻几

送僧聪归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秋水浮槎客,漂如一叶轻。鸥群虽仗信,鲸口几忘生。耿耿天津阔,滔滔海浪惊。何进还故土,怀糈问......
  • 假山
    广汉土平远,已嫌丘壑疏。呼工刻岩洞,应手出庭除。缥缈神仙宅,嵌空虎豹居。人功与天力,秀绝两......
  • 景福东厢诗·菊
    琐琐南阳菊,秋潭岁自开。孤根拥红叶,落蕊媚苍苔。正以参灵药,因之植紫台。愿兼金掌露,同入柏......
  • 又绝句
    举首孤轮不似遥,樽前狂气出云霄。常娥不惜惜丹桂,欲就高枝挂酒瓢。...
  •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征西大府开,后乘得高材。区脱烽烟静,渠搜职贡来。陇云低玉帐,羌舞奉金罍。信美从军乐,修梧茂......
  • 和君贶幕秋四日登陆石寺阁泛洛舟·右登阁
    嬉游乘晚霁,登鉴犯秋寒。不出埃尘外,安知天壤宽。宫前断山碧,林表落霞丹。欲下惜佳趣,相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