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景福东厢诗·菊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4

景福东厢诗·菊

宋代  司马光  

琐琐南阳菊,秋潭岁自开。
孤根拥红叶,落蕊媚苍苔。
正以参灵药,因之植紫台。
愿兼金掌露,同入柏梁杯。

景福东厢诗·菊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景福东厢诗·菊翻译及注释

《景福东厢诗·菊》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琐琐南阳菊,秋潭岁自开。
孤根拥红叶,落蕊媚苍苔。
正以参灵药,因之植紫台。
愿兼金掌露,同入柏梁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阳的菊花景色。菊花在秋天的湖泊边自然开放。孤立的菊花根系拥有红色的叶子,花瓣落在苍苔上,显得娇艳动人。这些菊花被视为灵药,因此被种植在紫台上。诗人希望这些菊花能够被赏识,就像金掌露一样被珍视,一同进入柏梁杯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阳的菊花景色,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菊花的娇艳。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和希望。菊花被赋予了灵药的象征意义,显示了诗人对菊花的崇高评价。诗中的紫台和柏梁杯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文学典故,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菊花的珍视和赞美。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菊花在秋天的美丽和诗人对其的喜爱之情。

景福东厢诗·菊拼音读音参考

jǐng fú dōng xiāng shī
景福东厢诗

suǒ suǒ nán yáng jú, qiū tán suì zì kāi.
琐琐南阳菊,秋潭岁自开。
gū gēn yōng hóng yè, luò ruǐ mèi cāng tái.
孤根拥红叶,落蕊媚苍苔。
zhèng yǐ cān líng yào, yīn zhī zhí zǐ tái.
正以参灵药,因之植紫台。
yuàn jiān jīn zhǎng lù, tóng rù bǎi liáng bēi.
愿兼金掌露,同入柏梁杯。


相关内容11:

送景仁至于正臣园寄主人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怀翠亭

和君贶任少师园赏梅

李花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宿石闻牧马者歌
    大河之曲多宽间,牧田枕倚长隄湾。乌栖鹊散隄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
  •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少连善降志,无愠能忍诟。兹亭名耐辱,缔构自吾舅。樽前湘水清,席下湘山秀。於焉忘荣枯,终日醉......
  • 辞坟
    十年一展昔,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受,横遭章绶缠。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
  • 假山
    广汉土平远,已嫌丘壑疏。呼工刻岩洞,应手出庭除。缥缈神仙宅,嵌空虎豹居。人功与天力,秀绝两......
  •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秋水浮槎客,漂如一叶轻。鸥群虽仗信,鲸口几忘生。耿耿天津阔,滔滔海浪惊。何进还故土,怀糈问......
  • 和端式十题·垂崖鞭
    山竹引春根,垂透苍崖底。绸直老龙须,佶屈修蛇尾。支郎虽畜马,不忍裁为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