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11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

唐代  白居易  

不见  

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
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
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翻译及注释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

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
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
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译文:
久不见韩侍郎,以四韵戏题寄给他。

最近韩阁老,疏远了我我心中明白。
他嫌弃我斟的甜酒,嘲笑我写的小诗。
我独自静静吟咏在寂静的月夜,也在闲暇时醉卧花间。
然而,还是有愁事与他共同承担,春风吹动了我的鬓发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写给韩侍郎的戏题四韵之作。整首诗以述说感叹的口吻展示了作者和韩侍郎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谊。

诗中从“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表达了作者对韩侍郎疏远自己的痛感,而“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则是反映了韩侍郎对作者的小品文和酒宴的态度。这里作者使用“户大”来形容韩侍郎,暗示了他在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上的高人一等。

接下来的两句诗,“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以月夜和花时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独处时的心境。也许是在这样的夜晚,作者感到内心的烦恼和思念,将韩侍郎视为知己。

最后一句诗,“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以愁思同处和春风吹拂鬓发丝描绘出作者的愁思之情。这里的春风象征着变迁和悲喜交集的人生,而丝是时间的象征,暗示了作者面对岁月变化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与韩侍郎的交往变化,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思念之情。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拼音读音参考

jiǔ bú jiàn hán shì láng, xì tí sì yùn yǐ jì zhī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以寄之

jìn lái hán gé lǎo, shū wǒ wǒ xīn zhī.
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
hù dà xián tián jiǔ, cái gāo xiào xiǎo shī.
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jìng yín guāi yuè yè, xián zuì kuàng huā shí.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
hái yǒu chóu tóng chǔ, chūn fēng mǎn bìn sī.
还有愁同处,春风满鬓丝。


相关内容11: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

寒食

重登滕王阁

过钟陵(余长庆三年除江西观察使,奉诏不之任)

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省试临渊羡鱼
    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惭无下钓处,空有羡鱼心。退省时频改,谋身岁屡沉。鬣成川上媚,网就水......
  • 任老
    不愁陌上春光尽,亦任庭前日影斜。面黑眼昏头雪白,老应无可更增加。...
  • 青溪村居二首
    家占溪南千个竹,地临湖上一群山。渔船多在马长放,出处自由闲不闲。深树黄鹂晓一声,林西江上月......
  • 晚凉偶咏
    日下西墙西,风来北窗北。中有逐凉人,单床独栖息。飘萧过云雨,摇曳归飞翼。新叶多好阴,初筠有......
  • 闻筝歌
    凄凄切切断肠声,指滑音柔万种情。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帏穿幕又残更。...
  • 新沐浴
    形适外无恙,心恬内无忧。夜来新沐浴,肌发舒且柔。宽裁夹乌帽,厚絮长白裘。裘温裹我足,帽暖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