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宋祁
2025-09-07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

宋代  宋祁  

迩英何幸奉经筵,俗状婆娑艾服年。
兰叶初窥图上字,奎钩乍识禁中天。
坐凭重席惭清问,能读三坟赖众贤。
犹藉向来稽古力,不然须合早归田。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翻译及注释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迩英何幸奉经筵,
俗状婆娑艾服年。
兰叶初窥图上字,
奎钩乍识禁中天。
坐凭重席惭清问,
能读三坟赖众贤。
犹藉向来稽古力,
不然须合早归田。

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祁在初次参加讲筵(讲学会)后的感慨之作。他感叹自己有幸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学术讨论中,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学问浅薄,与那些博学多才的前辈相比,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他希望能够借助前辈的智慧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宋祁对自己学识的谦逊和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诗中的“迩英”指的是讲筵的主持人,他幸运地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学术讨论中。诗人用“俗状婆娑艾服年”来形容自己的平凡和学识的不足,与那些博学多才的前辈相比,自己还只是刚刚开始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诗中的“兰叶初窥图上字,奎钩乍识禁中天”表达了诗人初次接触到高深的学问时的惊叹之情。他发现自己对于那些学问的了解只是皮毛,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学习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

诗人在诗中坦诚地表示自己的惭愧和羞愧,他坐在重要的席位上,却无法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他感激那些前辈学者的智慧和贡献,因为他们的学问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最后两句“犹藉向来稽古力,不然须合早归田”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的执着和决心。他希望能够借助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不断努力学习,否则只能早早地回到农田中去。

这首诗词展现了宋祁对学问的虚心态度和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决心。通过自嘲和自省,他呈现了一个谦逊而坚定的学者形象。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拼音读音参考

chū shì jiǎng yán yǒu gǎn shàng chéng jīng yán zhū gōng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

ěr yīng hé xìng fèng jīng yán, sú zhuàng pó suō ài fú nián.
迩英何幸奉经筵,俗状婆娑艾服年。
lán yè chū kuī tú shàng zì, kuí gōu zhà shí jìn zhōng tiān.
兰叶初窥图上字,奎钩乍识禁中天。
zuò píng zhòng xí cán qīng wèn, néng dú sān fén lài zhòng xián.
坐凭重席惭清问,能读三坟赖众贤。
yóu jí xiàng lái jī gǔ lì, bù rán xū hé zǎo guī tián.
犹藉向来稽古力,不然须合早归田。


相关内容11:

岁周移书课版

秋日书怀

秋日四首

送越州陆学士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植小园寄留台张郎中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直讲周岁
    本自悲凉葆发多,何缘末至滥中阿。马肝不食非论味,狗曲犹轻枉为歌。旧学空疏缘病废,壮情牢落伴......
  • 叠嶂楼
    霍射盘西北,高楼胜览并。景閒思谢守,名重拟宣城。天阙云来缓,风微鸟去轻。客忧销更有,须到此......
  • 僦舍西斋小圃竹树森植秋日摇落对之翛然因作
    避事长卿志,闲居郎将流。无心婴外物,有兴为高秋。僦舍馀三亩,畸人代一邱。园空树色至,日淡暝......
  • 答书
    乐乐馀病骨,踽踽本孤臣。夷饿怀餐粟,轲居忆徙邻。旧围宽肋带,镵刻暗书筠。亲见扬雄者,容仪不......
  • 道中二首
    檥船清颍岸,岸豁见高原。桑柘寒烟路,牛羊落日村。扣舷鱼艇集,争食渚凫喧。去去风波事,逢人未......
  • 闰九月晦日登舟二首
    二山皆在眼,未忍去淮津。三宿宁无恋,况非桑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