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峤
2025-09-09

唐代  李峤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
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赋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赋翻译及注释

《赋》是唐代李峤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于文学才能的认可和赞美。

中文译文:
继承孙卿子的布义,
登上楚国屈平的高处。
铜台初次下笔,
欢乐与雄壮的乐章并飞。

时而有如凌云之势,
时而听闻掷地之声。
构建具有气势的章法,
没有再用大夫的名字。

诗意:
这首诗以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诗《赋别孟尝君》为背景,通过颂扬屈原的才华和智慧,表达了对文学才能的景仰和推崇。诗人以饱满的情绪和形象描写,展示了屈原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庄严和独特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屈原为主题,通过对屈原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才能的敬佩和景仰之情。诗中采用了短小而有力的语言,使整首诗的节奏感强烈而凝练。通过描述铜台初下笔和乐观正飞缨,画面感十分鲜明。同时,诗人以乍有凌云势和时闻掷地声,形象地描绘了屈原作品中那种浩瀚而有力量感的美。最后两句“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表达了诗人对于屈原不拘俗套、独立创作风格的推崇。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屈原才华的赞美,又抒发了自己对于文学才能的向往和敬佩。

赋拼音读音参考


bù yì sūn qīng zi, dēng gāo chǔ qū píng.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
tóng tái chū xià bǐ, lè guān zhèng fēi yīng.
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zhà yǒu líng yún shì, shí wén zhì dì shēng.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zào duān zhǎng tǐ wù, wú fù dài fū míng.
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相关内容11:

渔歌子

清平乐(木犀)

蝶恋花(甲辰寿元晦)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安德山池宴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沁园春(答陈上舍应祥)
    华发萧萧,归碧鸡坊,出金马门。把一枝色笔,掷还郭璞,些儿残锦,回乞天孙。永免朝参,更无宣锁......
  • 浪淘沙(观潮作)
    一线海门来。雪喷云开。昆山移玉下瑶台。卷地西风吹不断,直到蓬莱。羯鼓噪春雷。鼍舞蛟回。歌楼......
  • 眼儿媚
    翠帘低护郁金堂。犹自未堪妆。梨花新月,杏花新雨,怎奈昏黄。春今不管人相忆,欲去又相将。只销......
  • 水调歌头(七夕)
    三五半圆夜,二七素秋天。银河耿耿,中渡绛节会星軿。宝鹊喜传佳信,丹凤欢迎仙仗,瑞彩映珠躔。......
  • 山雨·短笠团团避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
  • 华胥引(黄钟秋思)
    川原澄映,烟月冥蒙,去舟如叶。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鸣轧。红日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