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平乐(木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19

清平乐(木犀)

宋代  陈与义  

写人  女子  赞美  

黄衫相倚。
翠葆层层底。
八月江南风日美。
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识孤妍。
离骚遗恨千年。
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清平乐(木犀)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清平乐(木犀)翻译及注释

《清平乐(木犀)》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江南秋日的美景,融入了诗人的禅意和离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黄衫相倚。
翠葆层层底。
八月江南风日美。
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识孤妍。
离骚遗恨千年。
无住庵中新事,
一枝唤起幽禅。

诗意:
诗词以描绘江南秋日的风景为主题,通过描写黄衫相倚、翠葆层层等景物,展现了江南八月的美丽景色。诗人用“弄影山腰水尾”来表达自然景观的美妙,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伤。诗中提到“楚人未识孤妍”,表达了诗人的离愁之情,以及对离骚的遗憾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秋日的美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禅意和离愁之情。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隐喻,使诗词更具有意境和抒情性。整首诗词以禅意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离别的感伤,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同时,诗中的禅意也呼应了诗人的心境,以一枝木犀的香气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幽禅。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远的启示。

清平乐(木犀)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mù xī
清平乐(木犀)

huáng shān xiāng yǐ.
黄衫相倚。
cuì bǎo céng céng dǐ.
翠葆层层底。
bā yuè jiāng nán fēng rì měi.
八月江南风日美。
nòng yǐng shān yāo shuǐ wěi.
弄影山腰水尾。
chǔ rén wèi shí gū yán.
楚人未识孤妍。
lí sāo yí hèn qiān nián.
离骚遗恨千年。
wú zhù ān zhōng xīn shì, yī zhī huàn qǐ yōu chán.
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相关内容11:

浣溪沙(前韵)

长相思

摸鱼儿

夕阳

临江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渔歌子
    □□□□白云多。童子贪眠枕绿蓑。莞尔笑,浩然歌。奈此萧萧落叶何。...
  • 汉宫春
    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三十里......
  • 高阳台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
  • 蝶恋花(甲辰寿元晦)
    手捻黄花还自笑。笑比渊明,莫也归来早。随世功名浑草草。五湖却共繁华老。冷淡家生冤得道。旖旎......
  •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波与浪,俱......
  • 安德山池宴集
    伏枥丹霞外,遮园焕景舒。行云泛层阜,蔽月下清渠。亭中奏赵瑟,席上舞燕裾。花落春莺晚,风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