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寇准
2025-07-24

秋兴

宋代  寇准  

穷秋九月西风高,疏林木落声萧骚。
出门长望无所适,唯见空江生暮涛。

秋兴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秋兴翻译及注释

《秋兴》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穷秋九月西风高,
疏林木落声萧骚。
出门长望无所适,
唯见空江生暮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秋日的心情和景象。九月的深秋,西风凛冽,树林稀疏,落叶纷纷,风声凄凉。作者走出屋门,眺望远处,无处可去,只见空旷的江面上涌起暮色中的波涛。

赏析:
《秋兴》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凄美,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思绪。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风声、枯叶和江水的起伏,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困惑。秋天被赋予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与作者的心情相呼应。

诗中的"穷秋"一词,表达了秋天深入的意味,暗示了季节的衰败和人生的无常。"西风高"描述了风势的强劲,给人一种凛冽的感觉,与秋天的寒冷相呼应。"疏林木落声萧骚"描绘了树林中风声和落叶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氛围。"出门长望无所适"表达了作者心境的无奈和迷惘,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唯见空江生暮涛"描绘了江水在黄昏时分的波涛,给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秋天的季节中所经历的情绪和思考。诗中的景象和意象与作者的内心体验相呼应,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凄凉和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秋兴拼音读音参考

qiū xìng
秋兴

qióng qiū jiǔ yuè xī fēng gāo, shū lín mù luò shēng xiāo sāo.
穷秋九月西风高,疏林木落声萧骚。
chū mén zhǎng wàng wú suǒ shì, wéi jiàn kōng jiāng shēng mù tāo.
出门长望无所适,唯见空江生暮涛。


相关内容11:

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一

送吴黯赴阙

次韵李秬重修宴亭

冬日偶成

复至凝祥池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纸鸢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 示张仲原秀才二首一
    去年钜野张狂澜,黄河水不到鱼山。焦城有屋仲子筑,它日能来相往还。...
  • 遂转运梅学士巡边郡四首
    水远沉来信,山长叠去愁。夜深关月白,休凭驿边楼。...
  • 邺中和崔迈著作
    虚室凝愁厌夜眠,长吟静对欲凉天。梦回故国人空还,望断重城月自圆。时泰未能抛组绶,性孤终是忆......
  • 收麦呈王松龄秀才
    晁庄寂莫依东山,王庄负郭容往还。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穿鞋戴笠随麦陇,旱日炎炎烟......
  • 清口怀应书时雪中舟行
    蚤岁单舟此水滨,雪花都蔽引舟人。重来五马真何事,笑雪空成鬓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