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8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宋代  苏辙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
身心已无著,乡党漫相亲。
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
仍将大雷雨,一洗百生尘。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翻译及注释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屈指江西老,
多言剑外人。
身心已无著,
乡党漫相亲。
窜逐知何取,
周旋意甚真。
仍将大雷雨,
一洗百生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景福顺长老的赠词之情。景福顺是苏辙在江西时的朋友,但由于苏辙的政治遭遇,他被迫离开家乡,与乡亲们分离。诗中,苏辙以自己屈指算来的年岁表示自己已经老去,多年来在剑外流浪,与江西的乡亲渐行渐远。他感到自己的身心已经无所依附,而乡党的人们对他的温情和亲近则是漫不经心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辙在政治上遭遇困境后的心情。诗中的江西是苏辙被贬谪的地方,他离开了家乡,被追放到剑外。诗中的"身心已无著"表明他在政治上已经失去了依托,感到无所归属。他的乡亲们也逐渐疏远他,不再亲近。然而,诗中的"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表达了苏辙仍然坚持不懈地奔波周旋,他对于重新获得政治地位的渴望和努力不曾停止。最后两句"仍将大雷雨,一洗百生尘"则是表达了苏辙希望通过风雨洗礼,洗去世间的尘埃和烦忧,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在政治困境中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待。他通过自己的遭际展示了对友情和家乡的思念,同时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探讨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词在情感上真挚而深刻,通过简洁明了的词语,描绘出了苏辙内心的世界和他对未来的渴望。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jǐng fú shùn zhǎng lǎo èr shǒu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qū zhǐ jiāng xī lǎo, duō yán jiàn wài rén.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
shēn xīn yǐ wú zhe, xiāng dǎng màn xiāng qīn.
身心已无著,乡党漫相亲。
cuàn zhú zhī hé qǔ, zhōu xuán yì shén zhēn.
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
réng jiāng dà léi yǔ, yī xǐ bǎi shēng chén.
仍将大雷雨,一洗百生尘。


相关内容11:

益昌除夕感怀

和子瞻过岭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丁亥生日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四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子瞻监试举人
    登科岁云徂,旧学日将落。外遭饥寒侵,内苦忧患铄。传家足坟史,遗说本精约。群言久纷荡,开卷每......
  • 官居即事
    官局纷纭簿领迷,生缘琐细老农齐。偷安旋种十年木,肉食还须五母鸡。对酒不尝怜酤榷,钓鱼无术漫......
  • 次韵李逵见赠
    太学群游经最明,青衫憔悴竟何成。齑盐仍作当年味,名誉飞蝇过耳声。...
  • 和子瞻雪浪斋
    谪居杜老尝东屯,波涛绕屋知龙尊。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野人相望来水住,扁舟时过江......
  • 读史六首
    留侯决成败,面折愧周昌。垂老召商叟,鸿鹄自高翔。...
  • 次韵毛君偶成
    年来衰病正相兼,薄宦奔驰尚未厌。诗句空多浑漫与,俗缘已重不须添。聱牙向物知难合,疏懒怜公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