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读史六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4

读史六首

宋代  苏辙  

留侯决成败,面折愧周昌。
垂老召商叟,鸿鹄自高翔。

读史六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读史六首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读史六首》之一。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留侯决成败,
面折愧周昌。
垂老召商叟,
鸿鹄自高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读史书时的感悟和情感表达。

诗的第一句"留侯决成败",指的是刘邦(字留侯)决定了自己的兴亡成败。这句话中的"留侯"是刘邦的别号,他是汉朝的创始人,通过智谋和决断力,决定了自己的命运,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第二句"面折愧周昌"是指苏辙自愧不如周昌。周昌是宋朝开国名将,他以忠诚和勇敢而闻名,苏辙以自己不如周昌为悔恨之意。

第三句"垂老召商叟"表达了苏辙年老后请教贤者的愿望。"垂老"表示年纪已经很大,"召商叟"意味着苏辙希望能够请来有智慧和经验的长者进行交流和学习。

最后一句"鸿鹄自高翔"表达了苏辙追求卓越和高远目标的意愿。"鸿鹄"指的是高飞的天鹅或大雁,象征着高飞远翔的精神。这句话表达了苏辙渴望自己能够超越平凡,追求更高的成就和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自身追求卓越的心态。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自我反省,他渴望能够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追求更高的目标。这首诗展示了苏辙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伟人和智慧的敬重和追求。

读史六首拼音读音参考

dú shǐ liù shǒu
读史六首

liú hóu jué chéng bài, miàn zhé kuì zhōu chāng.
留侯决成败,面折愧周昌。
chuí lǎo zhào shāng sǒu, hóng hú zì gāo xiáng.
垂老召商叟,鸿鹄自高翔。


相关内容11: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丁亥生日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四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毛国镇生日二绝

喜王巩承事北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子瞻雪浪斋
    谪居杜老尝东屯,波涛绕屋知龙尊。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野人相望来水住,扁舟时过江......
  • 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身心已无著,乡党漫相亲。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真。仍将大雷雨,一洗百......
  • 和子瞻监试举人
    登科岁云徂,旧学日将落。外遭饥寒侵,内苦忧患铄。传家足坟史,遗说本精约。群言久纷荡,开卷每......
  • 次韵毛君偶成
    年来衰病正相兼,薄宦奔驰尚未厌。诗句空多浑漫与,俗缘已重不须添。聱牙向物知难合,疏懒怜公独......
  •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荻园斫尽有枯枿,束茅吹火初如灯。乍分乍合势开展,苍烟被野风......
  • 和子瞻铁拄杖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壑竹破误汝行。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