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7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宋代  苏辙  

奏课西南最,分符江海冲。
往来观惠术,蟠错试余锋。
文字従堆案,樽罍强解容。
金山只隔水,时复听晨钟。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翻译及注释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别董扬休,他被任命为真州的比部知州。奏课西南最,分符江海冲。往来观惠术,蟠错试余锋。文字従堆案,樽罍强解容。金山只隔水,时复听晨钟。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送别董扬休的作品。董扬休被派往真州担任比部知州,苏辙在送别他的时候表达了一种别离的情感和对他的祝福。诗中描述了董扬休要去的地方离苏辙较远,需要经过江海的冲击。苏辙赞赏董扬休的才能和治理之道,认为他在那里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苏辙还提到自己的文字积累如山堆般沉重,但他会以樽罍(古代盛酒器皿)的心态勉力保持开朗。金山只隔水,指的是董扬休去的地方与苏辙所在的地方只是水相隔,表达了相对近的距离。诗中还提到苏辙时常能听到晨钟的声音,这也许是一种对董扬休的嘱咐,希望他能够时刻铭记初心,恪守职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董扬休的送别之情。通过描绘董扬休所要面对的困难和他的才能,苏辙表达了对他未来成功的期望。诗中的金山和晨钟的意象,给人以一种寄托和鼓励的感觉。整首诗抒发了离别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苏辙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力量,表达出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期待。这首诗词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辙对友谊和职责的关注,让读者在别离中感受到真挚与温暖。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dǒng yáng xiū bǐ bù zhī zhēn zhōu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zòu kè xī nán zuì, fēn fú jiāng hǎi chōng.
奏课西南最,分符江海冲。
wǎng lái guān huì shù, pán cuò shì yú fēng.
往来观惠术,蟠错试余锋。
wén zì cóng duī àn, zūn léi qiáng jiě róng.
文字従堆案,樽罍强解容。
jīn shān zhǐ gé shuǐ, shí fù tīng chén zhōng.
金山只隔水,时复听晨钟。


相关内容11:

次韵子瞻二月十日雪

城中牡丹推高皇庙园迟适联骑往观归报未开戏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赠右番赵侍郎

次韵韩宗弼太祝送游太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索居三首
    平生亦何事,十载苦颠隮。梦嶮曾非嶮,觉迷终不迷。客居兼壮子,别久愧良妻。稍讶音书阔,春阴道......
  •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
    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击柝自营何择地,餔糟同醉未须回。孤高振鹭瞻初下,淡泊婴儿及......
  •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
    贫贱终身未要羞,山林难处便堪愁。近来南海波尤恶,未许乘浮自在游。...
  • 白须
    中岁谬学道,白须何由生。故人指我笑,闻道未能行。我笑谢故人,唯唯亦否否。老聃古道师,白发生......
  • 送陈侗同年知陕俯
    上书乞江淮,得请临关河。所得非所愿,亲友或相诃。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况当国西屏,形胜古......
  • 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悲凉哭坟客,不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