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亿
2025-09-07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

宋代  杨亿  

春风祖席引香醪,白马骊驹草色袍。
官舍前鹽两京道,居民半杂五陵豪。
卑飞碌碌犹栖棘,馀地飘飘暂鼓刀。
捧檄初同昔人喜,不应搔首欢徒劳。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作者简介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翻译及注释

《王中庸赴河南巩县尉》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风祖席引香醪,
白马骊驹草色袍。
官舍前盐两京道,
居民半杂五陵豪。
卑飞碌碌犹栖棘,
余地飘飘暂鼓刀。
捧檄初同昔人喜,
不应搔首欢徒劳。

译文:
春风吹拂着祖席,引来了香醪的香气,
白马骊驹穿着青色袍子。
官舍前面有盐两京道,
居民中有一半是五陵的豪族。
卑微的人仍然挣扎着,像鸟栖息在荆棘之中,
在这片余地上,暂时挥舞着刀剑。
捧着上书的檄文,初次与过去的人们分享喜悦,
却不应该懊恼地搔首,因为欢乐是徒劳的。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王中庸赴任河南巩县尉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春风、白马、盐道等景物,展示了官员的高贵身份和居民的贫寒境遇。尽管作者身份卑微,但仍然挣扎着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思考。最后,诗人提到了捧着檄文的喜悦,但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短暂的快乐,而应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思。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比,展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命运之殇。诗中运用了具象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使诗意更加深刻。作者通过描绘官员和居民的对比,折射出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贫富悬殊的现实。最后,通过对捧檄文的提及,表达了对于权力和虚荣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追逐短暂的喜悦,而应从更高的角度思考人生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精准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同时也展示了对于深层次问题的思索。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拼音读音参考

wáng zhōng yōng fù hé nán gǒng xiàn wèi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

chūn fēng zǔ xí yǐn xiāng láo, bái mǎ lí jū cǎo sè páo.
春风祖席引香醪,白马骊驹草色袍。
guān shě qián yán liǎng jīng dào, jū mín bàn zá wǔ líng háo.
官舍前鹽两京道,居民半杂五陵豪。
bēi fēi lù lù yóu qī jí, yú dì piāo piāo zàn gǔ dāo.
卑飞碌碌犹栖棘,馀地飘飘暂鼓刀。
pěng xí chū tóng xī rén xǐ, bù yīng sāo shǒu huān tú láo.
捧檄初同昔人喜,不应搔首欢徒劳。


相关内容11:

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

次韵和章頔见寄

升山

郡斋西亭夜坐

怀寄枢密王左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书怀寄刘五
    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髩毛斑。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
  • 章群下第东归
    卓荦修词有古风,计偕西上剧飘蓬。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且喜还家仪舌在,莫嗟为客赵......
  • 句
    濯残暑气朝来雨,助作秋声夜半风。...
  • 十九哥赴舒州太湖簿仍得假归乡
    初官佐邑少嗟咨,且喜乡关得告归。松菊门前三径在,烟波江上片帆飞。枌榆旧社虽堪恋,星火严程不......
  • 吴待问之蒙城簿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祖席且同开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趋。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
  • 闻李四光丞频游北园因有怀寄
    汉相沙堤连甲第,石家金谷有名园。雍容陌上鹽邛骑,潋滟齐中北海樽。过闰已惊春色早,离城殊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