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巩
2025-10-06

宋代  曾巩  

濯残暑气朝来雨,助作秋声夜半风。

句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句翻译及注释

《句》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濯残暑气朝来雨,
助作秋声夜半风。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展示了夏秋交替的气息。诗人用雨水洗涤残留的暑气,形容清晨的雨水洗净了夏季的酷热,为秋天的到来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借夜半的风声,衬托出秋天的氛围。整首诗抓住了季节变迁的细微瞬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感慨。

赏析:
1. 对景描写:诗中的第一句描述了清晨的雨水洗涤暑气的情景,通过濯洗的动作,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第二句则以夜半的风声烘托出秋天的气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意境。
2. 季节交替:诗人通过描写雨水洗涤暑气和夜半的风声,将夏天过去、秋天来临的变化表达出来。这种细腻捕捉季节交替的感觉,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
3. 情感表达:诗人以自然景色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描绘清晨的雨水和夜半的风声,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季节更替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雨水和夜半的风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力量,带来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感觉。

句拼音读音参考


zhuó cán shǔ qì zhāo lái yǔ, zhù zuò qiū shēng yè bàn fēng.
濯残暑气朝来雨,助作秋声夜半风。


相关内容11:

金山寺

朱侍郎致仕南归上特锡宴于玉津园仍诏两製三

金马

郑工部陕西随军转运

次韵和章頔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何太博知晋州
    平明东省发鱼书,便拥彤襜出上都。别酒金英泛篱菊,去程黄叶堕关榆。叔孙旧礼妨绵蕝,廉范新歌待......
  • 南轩
    木端青崖轩,惨淡寒日暮。鸣鸠已安巢,飞鹊尚求树。物情限与夺,兹理奚以据。谅知巧者劳,岂得违......
  •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小隐琼台布水边,独披金诰味重玄。晨凫化舄趋轩室,秋鹭翻涛逐楚船。养鹤七年知善舞,种芝三秀旧......
  • 章群下第东归
    卓荦修词有古风,计偕西上剧飘蓬。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且喜还家仪舌在,莫嗟为客赵......
  • 书怀寄刘五
    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髩毛斑。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
  •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
    春风祖席引香醪,白马骊驹草色袍。官舍前鹽两京道,居民半杂五陵豪。卑飞碌碌犹栖棘,馀地飘飘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