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9-10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唐代  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翻译及注释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西原驿路挂城头,
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
白云犹似汉时秋。

中文译文:
离别虢州后亭,送别李判官前往晋绛(在秋天)。西原驿路上悬挂着城头,客人已经散去,可是红亭下的雨还没有停。君子去看一下汾水上的景色,白云仍然像汉时的秋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作者将自己置身于送别之中,通过描述景色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所处的地方是虢州的后亭,他送别的对象是李判官,后者要前往晋绛。西原驿路上悬挂着城头,说明作者和李判官的离别之地是相对重要的地方。客人已经散去,意味着离别的过程已经结束,而红亭下的雨还一直落下来,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心中的离别之情仍未消散。作者向李判官建议去看一下汾水上的景色,这里的白云仍像汉时的秋天一样美丽,正传达了作者对李判官远行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色表达深情,展现了离别的悲凉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西原驿、城头、红亭、白云等字眼,将诗情境界展现得非常生动,给人一种寂寞、深情的感觉。通过将离别的情感与秋天的景色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情感和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离别之悲与思念之情,给人以沉思。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拼音读音参考

guó zhōu hòu tíng sòng lǐ pàn guān shǐ fù jìn jiàng dé qiū zì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xī yuán yì lù guà chéng tóu, kè sàn hóng tíng yǔ wèi shōu.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jūn qù shì kàn fén shuǐ shàng, bái yún yóu shì hàn shí qiū.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相关内容11:

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

张芬见访郊居作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咏木老人(一作傀儡吟,一作咏窟磊子人)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崔主簿赴夏阳
    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多。知君新称意,好得奈......
  • 省试方士进恒春草
    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北阙颜弥驻,南山寿......
  • 艳女词
    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不知行路客,遥惹五......
  • 代征人妻喜夫还
    征夫走马发渔阳,少妇含娇开洞房。千日废台还挂镜,数年尘面再新妆。春风喜出今朝户,明月虚眠昨......
  • 九日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叹老堪衰柳,伤秋对白蘋.孤楼闻夕磬,塘路向城......
  • 怀鲁
    曲阜国,尼丘山。周公邈难问,夫子犹启关。履风雩兮若见,游夏兴兮鲁颜。天孙天孙,何为今兮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