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日诸人集于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9-08

九日诸人集于林

唐代  杜甫  

九日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
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
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九日诸人集于林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九日诸人集于林翻译及注释

《九日诸人集于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日清晨,一群老人和贤士相聚在林中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老人的困难和贤士的幸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中的“九日”指的是九月的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有旧俗要求相聚,但是诗中的老人却因为年老体衰而难以早出门,只能在家中等待。而贤士们却幸运地知道了这个聚会的消息,能够及时归来。

诗中还描绘了一幅年少时的欢乐场景,但是诗人已经年老,不能再享受这样的快乐。他忍着泪水,看着年轻人们的欢笑,已经沾满了衣袖。

这首诗通过对老人和贤士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老人的困难和贤士的幸运,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去的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九日明朝是,
相要旧俗非。
老翁难早出,
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
新梳白发微。
漫看年少乐,
忍泪已沾衣。

这首诗意深远,通过描绘老人和贤士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去的无奈,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的景象和情感都非常真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老人和贤士的对比,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去的无奈,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让人产生共鸣。

九日诸人集于林拼音读音参考

jiǔ rì zhū rén jí yú lín
九日诸人集于林

jiǔ rì míng cháo shì, xiāng yào jiù sú fēi.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
lǎo wēng nán zǎo chū, xián kè xìng zhī guī.
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jiù cǎi huáng huā shèng, xīn shū bái fà wēi.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
màn kàn nián shào lè, rěn lèi yǐ zhān yī.
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相关内容11:

中书遇雨

宿洞口馆

晚入宣城界(一作春江晚行)

过张成侍御宅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天门谷题孙逸人石壁
    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主人卧磻石,心耳涤清晖。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云栋彩虹宿,药圃蝴......
  • 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
    江路东连千里潮,青云北望紫微遥。莫道巴陵湖水阔,长沙南畔更萧条。...
  • 送包何东游
    水国尝独往,送君还念兹。湖山远近色,昏旦烟霞时。子好谢公迹,常吟孤屿诗。果乘扁舟去,若与白......
  •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共许徐方牧,能临河内人。郡移棠转茂,车至鹿还驯。吏事嘉师旅,鸳行惜搢绅。别心倾祖席,愁望尽......
  •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
  • 别苏徯(赴湖南幕)
    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十年犹塌翼,绝倒为惊吁。消渴今如在,提携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