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许有壬
2025-09-04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

元代  许有壬  

清平乐  

平生爱竹。
到处萦心曲。
一日相违人便俗。
栽满水边茅屋。
谁知岁晚空山。
佳人能慰荒寒。
莫论和羹结实,且看高节停鸾。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作者简介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翻译及注释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是元代许有壬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热爱之情。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

平静的快乐,与可行的梅竹和谐相融

平生我对竹子情有独钟,
竹影遍布心头,弦曲缠绕四周。
有一天,与常人分别,便觉得尘俗。
我在水边的茅屋旁种满了竹子。
谁知岁月已晚,空山无人知晓。
美丽的佳人能够安慰我的荒寒之心。
不必论及美食的味道,只需欣赏她高尚的品质,停止琴音的奏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热爱,将竹子与自己的心灵紧密联系在一起。竹子在诗中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清雅、高洁和不受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

作者平生钟爱竹子,竹影常伴心头,竹的形象通过弦曲的音律在四周回绕,展现出作者内心深处对竹子的情感。然而,有一天与常人分别后,作者感到尘俗之气渐渐涌入心头,对竹子的热爱与世俗的冲突愈发明显。

作者选择在水边的茅屋旁种满了竹子,这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追求自由的表现。然而,岁月已晚,空山无人知晓这份对竹的热爱。这里的空山指的是无人知晓的孤寂境地,也可以理解为对世人不理解自己热爱的心境。

然而,美丽的佳人却能够慰藉作者内心的荒寒。佳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位有着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的人,她用自己的存在和陪伴给予作者内心的温暖和慰藉。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只关注物质享受,而是要欣赏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境界。诗词以“停鸾”作为结尾,寓意着停止琴音的奏鸣,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赞美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雅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浮躁世俗的厌弃。它通过诗意的表达,引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呼唤人们停下来,欣赏生活中那些真正美好而高尚的事物。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hé kě xíng méi zhú yùn sān shǒu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

píng shēng ài zhú.
平生爱竹。
dào chù yíng xīn qǔ.
到处萦心曲。
yī rì xiāng wéi rén biàn sú.
一日相违人便俗。
zāi mǎn shuǐ biān máo wū.
栽满水边茅屋。
shéi zhī suì wǎn kōng shān.
谁知岁晚空山。
jiā rén néng wèi huāng hán.
佳人能慰荒寒。
mò lùn hé gēng jiē shi, qiě kàn gāo jié tíng luán.
莫论和羹结实,且看高节停鸾。


相关内容11:

太常引 再用旧韵,寄紫清

东风第一枝 年来逆境驱驰,不知岁序之有游

捣练子

六州歌头 戊申岁,一春强半风雨,不可出户

蓦山溪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捣练子
    用刀圭。剖昏迷。合和一处怎生携。哩*,哩*。人头落,现虹霓。白莲花朵出青莲。哩*,哩*。...
  • 踏莎行
    说修持,文词雅。生玉璧光辉射。中交焕汞和铅,传甲木唯惺洒。火翁婆,男不写。公别指清凉话。根......
  • 红林檎近 水屯冬景,次钱素 韵
    云树风初劲,雾窗晴尚悭。雁落野塘暝,鹤鸣水村寒。重来寻梅径里,渐喜嫩萼堪看。向日院宇荒闲。......
  • 南乡子
    物物要休休。打破般般是彻头。认得本来真面目,修修。一个灵芽稳稳求。火里好行舟。焰里白莲素脸......
  • 鹧鸪天 夜长臂痛手挛,展转不能寐,霜晓窗
    枕上所得长短句三首,呈贤弟一笑。仍请于侄辈一和,以畅老怀白发京华恋俸钱。溪山游钓惜无缘。老......
  • 风入松 白仁甫集中木兰花慢结句云,二十四
    先生每叹赏之。一日作清平乐,赠一道人,末云,未试囊中餐玉,明朝且入蓝田,自以为得意,时举以......